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青海要聞

“三支小分隊”筑牢防疫“紅色屏障”

張慧慧
2022年09月07日08:51 | 來源:青海日報
小字號

  全員核酸、居家辦公、車輛停運……拉響了與病毒較量的“警報”。

  小區值守、安撫居民、配發果蔬……連日的戰“疫”中,處處都有黨員干部忙碌的身影。

  旗幟凝聚力量,危難更顯擔當。

  為進一步統籌工作力量,推動防控關口前移,連日來,西寧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積極投身疫情防控一線,近萬名居家辦公黨員干部落實“黨員入格、一網兜底”服務機制要求,下沉社區網格開展志願服務活動。

  “您好,請出示‘雙碼’!”一張簡桌、一本出入登記台賬、一支體溫槍、一頂帳篷、一個煤爐、兩張單人床,這是下沉黨員干部駐扎在“三無”樓院的“根據地”。

  同樣的場景,在西寧市不同小區一一出現。“值守小分隊”成員們不論身份、不分職務,堅決服從組織安排,全力承擔起社區24小時值班值守。

  面對嚴峻復雜的疫情防控形勢,西寧市委組織部及時激活干部包聯包保社區、小區,共同參與疫情防控機制,組織1140余名市直機關干部下沉主城區,會同區直部門黨員干部、志願者,在全市居民小區、“三無”樓院成立了768支“值守小分隊”,進一步壓實“前端值守”工作責任。

  其中,湟源縣組織273名黨員干部成立123支“值守小分隊”,對68個“三無”樓院和小區開展24小時值班值守,逐一查驗“健康碼”“行程碼”和24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証明,從緊從嚴加強防控管理。

  冷雨寒風,漫漫長夜,黨員干部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彰顯責任擔當。

  據了解,為切實做好街面滯留人員勸導工作,各鄉鎮(街道)黨(工)委根據實際需求和人員力量,組織前往社區報到的在職黨員,成立了929支“勸導小分隊”,劃分1264個責任區域,開展街面外出購物和核酸檢測滯留人員勸導工作。

  西寧市委宣傳部駐湟中區田家寨鎮拉尕村工作隊化身“小喇叭”勸導員、“紅袖章”巡邏員,逐戶開展摸排核查、信息反饋,排查外來人員,並利用大喇叭、電子屏、微信群宣傳疫情防控相關知識120余條次,引導群眾不聚集、不扎堆。

  “我是一塊磚,要做到哪裡需要就往哪裡搬的准備。”這是西寧公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在職黨員王建軍向城中區總寨鎮金十字社區報到時作出的承諾。

  為做好生活物資採購等重點場所秩序維護工作,西寧市以鄉鎮街道為基本單元,根據轄區保障生活物資的定點商超和臨時點位分布情況,組織下沉社區的在職黨員成立了532支“守點小分隊”,負責527處生活物資採購場所的秩序維護工作,確保做到“一點一分隊、採購有秩序”。

  “你好,買菜請排隊,請戴好口罩,保持兩米線距離……”張貼入口示意圖、規劃居民購物排隊線路、查驗菜品質量和價格,擔任“點長”的王建軍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地詢問、查看,由他負責的總寨供銷社農貿市場秩序井井有條,有效保障了小區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購物質量。

  連日來,“值守”“勸導”“守點”3支小分隊無懼風險,始終堅守在西寧市疫情防控“最前沿”,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換取群眾的“幸福指數”,用鮮紅的黨旗和閃耀的黨徽筑起了一座保護古城的“鋼鐵長城”。

(責編:楊玥、劉沛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西寧逐步有序恢復正常秩序
  9月4日,西寧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處置工作指揮部發布通告,逐步有序恢復全市正常的工作、生產、生活秩序。 自9月5日6時起,除全市高、中風險區繼續實行管控措施外,恢復主城區“四區”之間人員、車輛有序流動﹔恢復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湟源縣、湟中區(含多巴片區)內部人員、車輛有序流動。…
青海都蘭:高原黃綠相間 鋪展秋日畫卷
  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正值小麥收獲的季節,湛藍的天空、金黃的麥田、遠處巍峨的群山,高原大地黃色和綠色相間分布,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秋日畫卷。 今年,都蘭縣各類農作物種植面積為50.88萬畝,糧食作物21.14萬畝。…
果洛班瑪:“黨建+班瑪經驗”助力鄉村振興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江日堂鄉多日麻村,背靠大山,瑪可河從村前緩緩流過,流水潺潺,牛羊滿山。走進江日堂鄉多日麻村,被擺放在路兩旁的石刻所吸引, “多日麻”系藏語音譯,意為“石刻部落”,源於江日堂鄉非物質文化遺產“江日多卡”,通俗的意思就是石刻組成的瑪尼石堆,“江日多卡”大部分的刻篆藝人來自多日麻村,不分男女老少都會刻篆,“江日多卡”以石板為材,用特殊工藝在石板兩面都進行刻篆,因此多日麻村也被稱為“石刻村”。…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