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城市縣城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8.08%

人民網西寧9月19日電 (劉沛然)本網從青海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截至2021年底,青海省城市縣城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8.08%,覆蓋城市、縣城、鄉鎮、村庄的生活垃圾收集、轉運、處理體系初步建立。
生活垃圾處理是生活中容易被忽視卻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壓力的問題,從全國來看,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主要有填埋、高溫堆肥和焚燒等方式。針對青海省生活垃圾處置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和短板,相關部門開展了生活垃圾處理現狀調研,形成《生活垃圾處理現狀及對策建議》。在此基礎上,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城鄉生活垃圾治理行動方案(2021-2025年)》,明確城鄉垃圾治理目標任務、工作路線圖和推進時間表。按照“宜運則運、宜燒則燒、宜填則填”的原則,積極推廣“打破行政區劃邊界,共建共享處理設施”的生活垃圾處理新模式,因地制宜做好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
在工作成效上,青海省各地、各部門集中對交通沿線、重要河流、水庫、旅游景區、城鄉結合部、鐵路沿線、集貿市場等重點區域開展排查整治。目前,全省累計投入人員54.1萬人(次),出動機械6.09萬台(次),累計清理垃圾14.3萬噸,城鄉環境有了明顯的變化,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在資金投入上,西寧市制定頒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標准,累計投入資金3.5億元,積極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收運體系、再生利用體系和終端處置體系建設,積極構建“焚燒發電為主、應急填埋為輔”生活垃圾處理體系,加快推進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餐廚垃圾處理廠搬遷擴建等項目建設,提升城市生活垃圾終端處理能力。青海省發展改革委近日安排資金3241萬元(黃河專項中央預算內資金2881萬元,省級預算內資金360萬元),支持西寧市建設曹家溝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項目,切實推動黃河青海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玉樹藏族自治州印發《全域無垃圾和禁塑減廢專項治理實施方案》等環境整治相關文件,推行現代化基層社會治理的網格化模式,落實“網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辦”,靠實街道、村(社區)、網格長三級責任,所轄玉樹市先后投入800余萬元購置垃圾清運車輛等,並在8個鄉鎮4個街道轄區內設立“垃圾回收服務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