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中枢大脑” 激活供电服务新动力

“最近天气越来越冷,老人们不方便出门,我们就送服务上门。”1月3日,国网海东平安区供电公司红崖子沟供电所台区经理王志成,来到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红崖子沟乡老幼村78岁杨绍德老人家中进行冬季用电安全排查服务。
近年来,国网海东供电公司以“便民、利民、惠民”为核心,以服务民生为出发点,为客户提供可靠便捷、智慧温暖、优质高效的新型供电服务。该公司结合客户特点,组织辖区各区县供电公司延伸服务触角,一站式解决客户诉求,让电力服务更快更精准,针对性的提出红、黄、绿“三色服务”理念,分别代表老年残障客户、低压客户以及高压客户。杨绍德是一位独居老人,属于红色客户,每年春冬季,海东供电公司组织辖区供电所为不同用能需求的客户提供能效诊断、设备诊断和电气设备操作培训等差异化服务。
国家电网青海电力三江源(海东平安)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朱文玉、谢占乾上门服务“煤改电”客户,帮助客户检查电采暖设备。盛楠摄
各区县级供电公司和基层供电所是供电服务的一线,经营管理能力直接关系到服务水平。海东供电公司针对各区县级供电公司和基层供电所存在的终端多、系统多、队伍老化、综合管理难统筹、服务需求多样化等痛点,以“数据赋能、减负增效”为目标,依托国网青海电力数据中台海量数据存储和分析能力,挖掘营销、运检、物资等7大生产系统数据价值,在海东平安区供电公司搭建了数字化业务工作台,以此转变基层供电公司和供电所传统运行模式,努力实现业务经营智慧、现场作业高效、服务精准触达、资产管理精益。
“‘数字化业务工作台’集多专业于一身,它更像一个智囊库,同样的业务,以前我每天要打开多个网站、登录多个系统,查看指标、分析异常,耗时长、效率低,尤其是分析台区不合格线损、给台区经理派单时,需要在多个系统之间反复切换。现在只需点开‘数字化业务工作台’就可以查到这6个系统中包含的多项指标和异常预警信息,集中处理各类工单,方便又快捷。”数字化业务工作台的方便、快捷让红崖子沟供电所综合业务班班长穆超群深有感触。
原来,所里很多业务信息都是线下收集或者需要多系统查找比对,每到年底,穆超群和同事的桌子上就会被一堆凌乱的报表所占据,在数据堆里找数据,忙的焦头烂额。现如今,穆超群和同事们干起工作,多了一份从容和自信。数字化业务工作台“解放”了大家的双手,时间不会再被报表的统计、核算束缚住,所里的师傅们也有了更多的时间进村入户开展服务,辖区群众的认可度高了,同事们工作的劲头也更足了。
同样,在平安区沙沟供电所刚刚完成了线路巡视工作的马良,刚进供电所,就被沙沟村徐延兴老人拉到了家里,原来是老人家里漏保刀闸频繁跳闸,一早起来的徐延兴发现家里又没了电,于是找到了马良。马良拿起了刚刚放下的工具包,又出工了。而这样的状态在以前几乎很少有,因为仅案头工作就让马良忙的不可开交,现在,他有了更多的时间与客户“零距离”接触,了解客户所需,解决客户的用电难题,这一切都得益于“数字化业务工作台”的普及和应用。
“现在,我们出工的频率高,对于客户的用电需求能及时解决,客户不跑路,我们主动靠前服务,一来二去与村民也更加熟络,村民对我们也很热情,我们服务客户的动力也就更足了。”说着马良向我们展示了沙沟供电所在全省供电所服务排名的各种成绩,他的脸上满是自豪。
据统计,2022年,数字员工相较于人工处理效率提升约20倍,业务准确率达到99.5%。供电人员反应速度加快,客户体验有了明显改善。自数字化业务工作台应用以来,平安区供电公司高压新装工单平均接电时长缩短14.7天,同比降低38.2个百分点,低压新装工单平均接电时长缩短3.6天,同比降低24个百分点,台区线损合格占比99.55%,同比提升3.55%,95598报修工单数量同比减少18%。
下一步,海东供电公司将把数字技术、数据要素和互联网理念深度融入基层生产和业务活动,提升精准服务、便捷服务、智能服务水平,释放客户服务潜力,全力推动海东供电公司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国网海东供电公司 马彩虹、祁凯凯、盛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青海26个县被确定为节水型社会达标县
- 人民网西宁1月4日电 (杨启红、贾克文)本网从青海省水利厅获悉,2022年度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省级验收中,西宁市城东区、海西州都兰县等7县(区、市)被确定为节水型社会达标县。截至目前,青海已有26个县达到节水型社会标准,并通过省级验收,其中19个县通过水利部复核,超额完成《国家节水行动方案》目标任务,为全省及黄河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