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 服务升级——国网青海电力试点建设数字化县公司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你们的效率太高了,电这么快就送上了,我们可以开足马力生产了。”11月16日,海东市平安区博源富硒农牧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电气负责人李祥业对上门装表接电的海东市平安区供电公司员工说。海东市平安区供电公司仅用23天就为博源富硒农牧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完成了新装接电。快速办电是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试点推广数字化县级供电公司建设取得的成果之一。
年初以来,国网青海电力紧扣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一体四翼”发展布局,落实公司有关要求,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海东市平安区供电公司聚焦基层一线,于今年3月在海东市平安区供电公司试点建设全省首个数字化县级供电公司,以技术创新、数字转型增强县级供电公司跨专业协同能力,为生产运行、经营管理、营销服务等专业提供服务,在破解经营难题、提升服务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国网海东市供电公司员工展示数字化平台功能。李永鹏摄
破解难题 一线更有活力
县级供电公司和基层供电所是供电服务的一线,经营管理能力直接关系到服务水平。县级供电公司和基层供电所面临着各种痛点、难点问题,比如对管理人员而言,存在缺乏科学量化考评手段、无法实时掌握生产经营状况的问题;对一线员工而言,存在业务系统多、人工分析统计数据效率低下的问题。为切实解决基层供电企业在生产、运营、服务等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国网青海电力凭借数据中台海量数据存储和分析能力,挖掘营销、运检、物资等7大生产系统数据价值,为海东市平安区供电公司搭建了数字化平台。
“平台构建了全景概览、精益化管理、员工自主分析、数字化员工等8个应用场景,服务电网数字化升级和运营质效提升,促进末端营配业务及数据融合,为一线管理决策和员工减负提供支撑。”据国网青海电力互联网部主任周群星介绍。
9月30日,海东市平安区供电公司召开月度经营管理分析会议,海东市平安区供电公司经理唐红燕在数字化平台打开精益化管理应用场景界面,界面清晰显示供电所和台区经理的关键业绩指标。与会人员对照查看、了解自身的薄弱环节。
“数字化员工”是数字化平台的另一个应用场景。这一应用场景利用流程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由流程机器人代替人工在用户界面完成高重复性、标准化、大批量的日常操作,实现了报表、流程自动化填报,并且同类岗位可复制共享。与传统人工操作相比,这种方式节约了1至2小时的工作时间。
“线下统计出错率高、效率低,有了‘数字化员工’,重复统计工作量大幅降低了。”据海东市平安区供电公司红崖子沟供电所综合业务班班长穆超群介绍,数字化转型向供电所延伸,把员工从烦琐的案头工作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客户服务中去。
缩短链条 服务更加精准
9月24日,海东市平安区供电公司沙沟乡供电所台区经理沈延朝来到沙沟乡沙沟村村民马福有家检查用电情况。经沈延朝排查发现,在一面墙壁中发现一根电线绝缘皮破损,而这情况马福有完全不知道。
当天上午,沈延朝应用数字化平台中的“精益化管理”应用场景对自己负责的6个台区开展巡检,发现沙沟村一处台区线损率偏高。为了精确定位线损异常用户,他应用数字化平台调取户表历史数据,经过对比分析,确认定位到马福有家的表计存在异常,便上门检查。
针对日常管理难点,国网青海电力在“精益化管理”应用场景下贯通业务系统,共享基础数据,实现对站-线-变-箱-用的故障分析、精准定位和快速溯源。从被动等待工单到主动发现隐患,数字化县公司所供台区线损合格率显著提升。今年9月,海东市平安区供电公司台区线损合格率提升至99%以上。
为进一步提高一线员工自主分析有关业务的能力,国网青海电力为员工设计了“零代码”分析编辑器。编辑器采用“可视化、可拖拽”的极简开发手段,让一线员工通过简单的操作,就可形成个性化分析报表,缩短管理链条,提升业务响应速度。
“现在用上大数据,不管我们管理多少个台区,通过电脑就能操作,提高了巡检效率。”沈延朝说。
多元创新 助推提质增效
“刚才操作错误,触电了。幸亏这是虚拟现实模拟场景,不然后果不敢想象。”8月23日,海东市平安区供电公司营销部用电服务班员工张勇在虚拟现实培训室参加沉浸式虚拟仿真培训后说。
虚拟现实培训是县级供电公司数字化应用之一,可让新老员工现场感受登杆、线路施工中可能存在的误操作,降低实际作业中的出错风险。通过接受服务客户模拟训练,员工还提高了为客户装表接电的工作效率。目前,海东市平安区供电公司已完成首批员工培训。
数字化平台还逐步向客户能效管理领域延伸。为进一步探索“供电+能效服务”模式,国网青海电力试点开展智能楼宇能效管控,率先在海东市平安区供电公司办公楼应用。海东市平安区供电公司在办公楼用电、用水设备关键环节共安装了123个传感器,实现对办公楼负荷、用电量、电压、温度等数据的精准实时采集分析,为用户侧能效管理服务奠定基础。
目前,海东市平安区供电公司正在开发数据分析场景。场景后期应用后不仅能帮助其有针对性地制订能源节约计划,还能利用生成的大数据产品为政府及社会推广这一模式提供数据支撑。
如今,国网青海电力县级供电公司数字化建设成果在海东市平安区逐步显现,并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国网青海电力将进一步挖掘数据价值,向全省县级供电公司推广,让数字化赋能电网生产、企业经营、客户服务。(来源:国网海东市平安区供电公司 许显青、李永鹏、乔海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青海快节奏推进新能源项目建设 为“双碳”目标助力
- 初冬时节,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塔拉滩上,远望,数以万计的光伏板纵横排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风光”无限;近处,抓紧施工的机器轰鸣声、富有节奏的打桩声和现场工作人员的呐喊声此起彼伏…… 11月15日,位于青海省海南州总投资近415亿元、装机容量达640万千瓦的9个新能源项目全面铺开,标志着青海向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目标又迈出一大步。 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既是习近平总书记为青海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擘画的新蓝图,更是青海立足高原特有资源禀赋,探索符合青海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的新实践。…
- 最新《青海省消防条例》已于11月起实施
- 人民网西宁11月24日电 (杨启红)11月24日,本网从青海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最新修订的《青海省消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1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据介绍,《条例》结合青海省消防责任落实实际,明确了政府、部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村(居)委会,尤其是政府主要负责人、消防工作分管负责人和其他分管负责人的消防安全职责,健全了消防安全责任体系;立足青海省农牧业和宗教大省特点,紧盯基础设施建设、消防宣传培训、火灾隐患治理等重点,明确农村和宗教寺院火灾防控要求,将火灾防控经验做法上升为法规;针对消防队伍建设保障现状,明确了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建设要求和消防救援人员优抚优待政策,强化了消防救援队伍应急救援“国家队”“主力军”作用;结合电动车火灾事故多发频发特点,将违规停放电动车及违规充电行为规定为禁止性行为,明确警告或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行政处罚罚则,对电动车消防违法违规行为形成了有力震慑。…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