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知西寧·尋“遺”湟中
湟中堆繡:不是風聞有你 而是親眼看見
2021年12月08日10:30 | 來源:人民網-青海頻道

剪、堆、雕刻、上色……
高純度色彩的對比調和給整體堆繡畫面帶來不同的視覺感受。大量的明暗對比、強烈的冷暖色調交替出現,增強了堆繡的層次感。位於青海省西寧市湟中區喬應菊堆繡工作室裡,或朴素、平和、安靜,或熱烈、活潑、鮮艷的堆繡作品擺在這裡。
喬應菊、柳晴雯兩代湟中堆繡傳承人,帶著各自的想法集中交融、展現、留存,有著濃厚本土風格的傳統原創,得以走進大眾的視野。隻有自己適應當下,才能把傳統帶給年輕人。傳統文化與流行因素相碰撞,年輕的柳晴雯以自己的方式,讓非遺被看見,被了解,被熱愛,被擴散,進而被傳承。他們越過時空的束縛和隔閡,和現代的人進行平等的交流和對話,點燃更多和湟中堆繡一樣“非遺傳承”的火苗。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湟中堆繡,青海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喬應菊。人民網 雷陽攝
擴展鏈接:兩代湟中堆繡傳承人的困惑與和解
(責編:陳晶、張莉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高山兀鷲:“毛球們”的成長故事
- 高山兀鷲屬於大型猛禽,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常見於我國青海、新疆、甘肅、西藏等地,棲息於海拔2500-4500米的高山,翼展可接近3米,是我國體型最大的猛禽之一。最近,西寧野生動物園的高山兀鷲 “六毛球”和“七毛球”半歲了!“六毛球”是國內首隻親鳥育雛的人工繁育高山兀鷲﹔“七毛球”是首隻在人工巢穴中孵化成長的高山兀鷲,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它們的成長故事。…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