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这十年|宜居宜业宜游新湟中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人民网西宁9月29日电 (杨启红)“十年来,湟中致力于生态保护,南部生态安全屏障不断筑牢;致力于改善民生,群众获得感更加真切实在;致力于转型升级,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坚实;致力于统筹发展,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致力于区域治理,服务发展能力和水平日益提升。”9月29日,“西宁这十年”——县区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西宁市湟中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郭健就十年来湟中取得的多方面成绩作介绍并表示,十年来,湟中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长足进步,宜居宜业宜游新湟中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
郭健介绍十年来湟中发展取得的成绩和进步。人民网 杨启红摄
湟中是西宁南部生态屏障,扎实做好生态保护工作举足轻重。据介绍,十年来,湟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累计完成人工造林77.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2.5%,较2012年提高8.5个百分点。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完成“煤改气”547蒸吨,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市定目标以内,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以2021年为例,湟中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6天,占全年总天数的93.4%,比2012年增加105天。累计整治河道23.2公里,湟水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
民生方面,湟中如期退出了贫困县序列,全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05%,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33%,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3%。“近两年,建立16个农稷公司,实施食用菌产业园、生态奶牛养殖基地、牛羊屠宰生产线、马铃薯精深加工生产线、生态旅游、特种养殖等产业项目,打造‘一乡一品’特色产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郭健表示,打赢脱贫攻坚战后,湟中以“三乡工程”为引领,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着力在壮大乡村产业、开展乡村建设、加强乡村治理上下功夫。
同时,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2%、人均翻了一番,去年经济总量跨上200亿元台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4亿元大关,经济发展总体平稳健康。十年来,湟中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7.16万亩,耕地保有量稳定在85.48万亩,粮食产量连续10年丰产丰收。打造千亩露地蔬菜生产基地11个,产量占全市地产蔬菜的42%。优质饲草种植面积达25万亩,新建改建养殖基地133家。推广化肥农药减量增效1462万亩,打造地理标志农产品3个,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达98%。2021年,农牧业总产值达48.3亿元,是2012年的1.14倍。成功创建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累计接待游客5290万人次,创造文化旅游收入143.39亿元,文旅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14%。
此外,十年来,湟中城镇化率由2012年的26.43%提升至50%。建成美丽城镇6个、高原美丽乡村283个,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1.02万户,乡村旧貌换新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