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本网专稿

新春走基层

新湟中的美好画卷徐徐铺开

杨启红 甘海琼
2022年01月30日11:54 |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小字号

虎年至,年味浓,百姓置办年货忙,热热闹闹迎新春。

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各乡镇街巷,处处都是一派热闹的场景。湟中区多巴镇玉拉村,前来采摘新鲜水果蔬菜的人络绎不绝,草莓、西红柿、生菜等备受青睐;国寺营到西拉科的公交车上,村民们扶老携幼,拎着大包小包,欢声笑语唠家常;共和镇葱湾村内,不少游客正享受着滑雪、雪圈等冰雪项目带来的欢乐,笑声不断……

居民在置办年货。人民网 甘海琼摄

人间烟火气,最暖百姓心。一幅幅热闹画面、一句句欢声笑语折射出的是近年来湟中区发展的速度、力度与温度。宜居宜业宜游新湟中的美好画卷正徐徐铺开。

交通更方便乡村更美丽 宜居湟中底色浓

最近,湟中区国寺营至西拉科的公交车上乘客比以往多,沿线村庄的不少村民都乘坐这趟公交车前往拦隆口镇、多巴镇置办年货。“从多巴坐到我们村才2元钱,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非常方便、实惠。”买完年货,拎着大包小包,湟中区拦隆口镇红林村村民王师傅坐上了公交车,不一会儿就到家门口了。“没有这公交车,我们平时外出,过年前置办些年货还真不方便。”王师傅说。

国寺营-西拉科公交沿线村庄村民乘车前往镇上。人民网 杨启红摄

实际上,近年来,湟中区在“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方面没少下功夫。“所有区属公交车辆全部纳入西宁市公交‘一卡通’收费系统,为农村群众营造与城市市民同等的乘车环境。”湟中区交通运输局局长莫彧功介绍,截至目前,湟中区开通公交线路90条、班线4条、建制村定制线路21条,已基本形成以“县城至西宁、西宁至多巴、多巴至县城”的“大三角”城乡客运公交线路为主骨架,连接周边乡镇为节点,辐射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为通达点,城乡公交车辆为主体,班线客运、高速快客为辅助,出租车为补充的城乡公共交通客运网络。2021年,“路长制”在湟中区全面推开,塔尔寺交通枢纽站投入使用,全区整治“畅返不畅”道路82.6公里,湟中区被评为青海省首个“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全国示范县。

优化城乡公交体系,让农村村民享受到与城市市民同等的乘车条件只是湟中区宜居的一部分。除此之外,2021年,湟中区完成全区国土空间规划战略研究,卡阳、葱湾省级“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完成;城市更新加快推进,鲁沙尔旧城改造全面启动;圣山国际文化旅游综合体、多巴凤凰小区二期项目主体完工;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稳步推进,改造老旧小区30个;田家寨美丽城镇建设顺利推进,建成高原美丽乡村40个;农村发展短板不断补齐,改善农牧民居住条件2352户,上五庄生活垃圾填埋场和72座农村生活垃圾中转站建成投用,铺设污水管网90公里,建设农村户厕6634座,认定市级清洁村庄20个,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率达95.7%。

城乡公交更方便、高原乡村更美丽、人居环境更舒适……湟中区的宜居底色更厚重。

特色产业发展旺 宜业湟中活力足

宜居是基础,宜业为方向。安居乐业,民之所盼。

隆冬时节,玉拉村的一栋栋温室大棚内生机勃勃。生菜长势喜人,草莓红润饱满……近年来,玉拉村党支部依托西宁市湟中区多巴镇玉拉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创建了玉拉现代农业产业园,现有温室1000余栋,出产葡萄、茄子、西红柿等特色农产品达30余种,每年生产各类优质蔬菜12000吨。2021年,党支部推出“玉拉农家”果蔬品牌,建成投产果蔬配送中心,开辟了集产、储、供、销为一体的新型农业发展渠道,实现全村年人均收入2.8万元。

玉拉村的温室大棚内西红柿硕果累累。人民网 杨启红摄

“现如今,村民们不分农忙与农闲季节,几乎天天都在温室里忙活,村里根本看不到闲人了。”玉拉村党支部书记曹有明介绍,2021年,玉拉村乘着“三乡工程”的东风,在重要节假日期间推出“玉拉农家”采摘活动,探索新型观光旅游农业产业链。同时,玉拉村因种植的生菜品质优质而入选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021年“市民下乡”采摘人数达8000余人次,释放乡村旅游促进消费的巨大潜力。

立足区域特色资源,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近年来,湟中区着力培育以特色种养殖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农业产业,特色种养殖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带动百姓在家门口就业。

玉拉村的温室大棚内生菜长势喜人。人民网 杨启红摄

2021年,湟中区立足区情实际,以“三乡工程”为抓手,积极探索产业振兴有效路径,攥拳发力整合衔接资金2.23亿元,实施乡村振兴产业项目44项,产业带贫成效显著,65%的村集体经济超10万以上。按照“集中力量办大事”原则注资200万元,成立农稷协作公司2家,“磁性”吸引青海中拓投资兴业,助力食用菌产业园落户李家山;东西部协作纵深推进,西堡镇生态奶牛养殖基地开工建设……

产业蓬勃发展,百姓家门口就业,宜业湟中活力满满。

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宜游湟中潜力大

作为青海省旅游资源富集的区域之一,湟中区的发展规划自然离不开旅游业的发展。“要将‘过境游’变为‘深度游’!”湟中区委副书记、区长郭健表示,游客怎么来、来了干什么是湟中旅游发展的新课题。

“以往,大家知道葱湾村多是因为盘道水库,不少游客夏天来看盘道花海,现在有了滑雪场,冬天人也多了。”共和镇葱湾村党支部书记祁如信说,今年,葱湾村抓住了冰雪运动的热潮,打造了集冰雪项目、特色民宿、餐饮等为一体的滑雪场。

“这几天的天气不错,我们来葱湾村走走亲戚,刚好趁此机会,带孩子们来这儿滑雪,他们玩得很开心。”西宁市大通县的严秀存一家已在景区玩了半天。

夏季发展花海经济,冬季紧抓冰雪经济巨大市场,让冰雪经济持续升温,葱湾村的大胆尝试打破了湟中区冬季旅游资源匮乏的困局,也为湟中区乃至青海省旅游景区树立了典范。

着眼全区,近年来,湟中区土门关乡上山庄村,推出“醉美乡村上山庄”旅游品牌和“赏醉美花海”等一系列旅游产品,特色乡村旅游之路越走越宽;湟中区拦隆口镇拦一村的慕容古寨依托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挖掘民族民俗文化,成功打造红色文化、传统非物质文化、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为一体的文化旅游景区,众多游客慕名前来,村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湟中区拦隆口镇卡阳村,相继打造了多个“网红”打卡景点……昔日的脑山村庄,变身为如今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带动周边村庄同步发展,越来越多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饭”,2021年,湟中区实现文旅总收入13.92亿元。

随着河湟文旅小镇成功入选青海省第二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宗喀驿被认定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群加、苏尔吉等地的乡村旅游蓬勃发展,2021年湟中文旅发展迈上新台阶。

群加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如画。人民网 张皓芃摄

宜居宜业宜游新湟中,是美好愿景,也是发展遵循。“未来五年,努力把湟中建设成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核心区、现代产业发展集聚区、‘三乡工程’引领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国家级旅游示范区、创新社会治理试验区。”此前,湟中区委书记吉辉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五年,给湟中人民一个新湟中!”

(责编:陈明菊、张莉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