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大通:“三鄉工程”增活力 產業就業增收入

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緊緊圍繞脫貧人口增收核心,扎實推進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全面開展“‘三鄉工程’增活力 產業就業增收入”專項行動,緊抓產業就業關鍵點,在“三鄉工程”上抓落實抓具體,在產業就業上出實招出新招,深挖增收潛力、拓寬增收渠道,讓脫貧基礎更穩固,脫貧成效更持續。
強化政治責任擔當,建立健全組織機制。成立大通縣“‘三鄉工程’增活力 產業就業增收入”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制定印發《大通縣“‘三鄉工程’增活力 產業就業增收入”專項行動方案》,包括防止返貧致貧監測幫扶、加強聯農帶農富農、重點項目包保、民營企業聯村帶戶、脫貧人口就業日常動態管理、深化“三鄉工程”促增收、加強第一書記管理等21項重點任務,形成了重點人群從排查監測、精准對接、落實幫扶、消除風險、跟蹤管理到考核評價全方位閉環管理的長效監測機制。壓緊壓實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工作責任,明確工作職責。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按照防止返貧監測范圍識別標准,對全縣存在返貧致貧風險的農牧戶進行動態管理。同時,建立脫貧戶收入不穩定監測機制,對預估當年脫貧人口各類收入不穩定、存在致貧風險的脫貧人口和行政村實行“三色管理”,確保紅色體系農戶得到及時有效的幫扶措施,藍色體系實現動態監測,綠色體系通過政策指導,截至目前,納入紅色體系管理1027戶3488人,通過紅色管理納入監測戶30戶103人。 將促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工作納入鄉村振興“八大行動”調度的重要內容,堅持線上數字化、線下網格化動態監測幫扶,夯實村級動態排查、鄉級半月定期研判、縣級每月定期調度機制,調度工作各環節可追溯,保持監測覆蓋范圍與收入增長動態平衡,確保對符合條件人員全覆蓋實施動態跟蹤監測、動態綜合研判、動態幫扶落地。
持續深化政策舉措,全面推進“雙增”行動。按照三條紅線標准,縣域龍頭企業、民營企業、合作社、在建項目共帶動存在收入降低風險的脫貧(監測)戶1564戶4708人,其中:加強聯農帶農富農機制中,全縣效益好的124家專業合作社帶動脫貧群眾567戶1714人﹔項目建設助農帶戶機制中,2022年在建的126個項目帶動脫貧群眾486戶1438人﹔龍頭企業聯村帶農機制中,10家縣域龍頭企業帶動脫貧群眾76戶189人﹔民營企業聯村帶戶機制中,57家縣域內效益好的民營企業帶動脫貧群眾183戶611人﹔各鄉鎮主動對接通過其他途徑解決252戶756人。發放小額信貸余額1062筆5006.93萬元,為支持鄉村培育發展優勢特色產業,為脫貧人口自主發展產業提供良好的金融環境。堅持就業優先,持續促進脫貧人口、邊緣易致貧人口通過就業增加收入,通過發展產業、省外勞務協作輸出、幫扶車間(工坊)吸納、公益性崗位安置等方式不斷拓寬就業渠道。 (來源:大通縣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西寧進一步加強優化防控措施 遏制病例數上升勢頭
- 人民網西寧11月16日電 本網從西寧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處置工作指揮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獲悉,針對在核酸檢測篩查中發現504例陽性感染者,其中區域核酸檢測中發現42名陽性感染者的情況,西寧持續加強重點場所管控,壓實重點行業責任,做好貨運物流隱患排查,加強改善核酸檢測工作,進一步加強和優化防控措施,堅決、果斷、迅速遏制病例數上升勢頭,盡快控制本輪疫情傳播。 西寧市政府副秘書長余康介紹,加強重點場所管控方面,西寧對商超、市場等,嚴格落實錯峰限流、雙碼查驗、消毒消殺等措施﹔對餐飲保障、餐飲、外賣、農貿市場、藥店、個體經營6類行業重點人群疫情防控工作情況進行摸排、檢查、統計,建立工作台賬﹔全面排查方艙醫院、定點醫院、在用和新啟用集中隔離點的風險隱患,嚴防交叉感染和風險外溢。…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