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青海要闻

西宁机场三期建设开足马力

——抓“六保”促“六稳”一线见闻④

张慧慧
2021年12月09日09:12 | 来源:青海日报
小字号

西宁机场三期工程施工现场。资料图片

  冉冉晨雾重,晖晖冬日微,高原的冬季因暖阳而变得温和。

  “嗖、嗖……”一架架飞机腾空而起,冲向蓝天。与此同时,西宁机场三期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并没有因为寒冷的气候而停下建设的脚步。

  11月25日,记者来到西宁机场三期工程飞行区一、二标段的施工现场,一排整齐的蓝色抑尘网时刻“待命”,工作人员个个干劲十足,初冬的“寒意”与项目的“热度”形成对比。

  一架架工程机械正在紧张作业,土方运输车来来往往,强夯机、羊角碾、压路机等在轰鸣声中运转不停,雾炮车和洒水车在不间断的降尘除尘,施工现场繁忙而有序。

  “我们目前正在进行飞行区工程的土方及地基处理,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5%。咱们这边有效施工天数因气候原因受限,所以在天气条件允许下,我们一直坚持‘机器不停’的原则,加快施工进度,高标准推进土方工程。”青海省机场建设指挥部工程部项目主管张致英说。

  高低错落的土方,远看与城市道路齐平,近看正在“逼近”已有的飞行区跑道。对于这“暗藏玄机”的设计,青海省机场建设指挥部工程部副总经理席昊向记者解释道:“我们利用这边的地势高差,设计了航站楼、综合交通换乘中心的竖向功能布局,这里的原始地面和最终设计建造的航站楼地面落差在38米左右,填方量大概需压实方1770万立方米。”

  一旁,强夯机机声轰鸣,洒水车配合作业,保证着压实土方的最佳含水率。土方量大、湿陷性黄土、冲沟是机场建设过程中的难题,对此,席昊说:“西宁机场三期项目施工难度大,我们夯实地基更不能马虎。”

  在和湿陷性黄土打过多次“交道”后,项目团队结合实际,吸取以往工程的经验,对土方工艺进行了优化改良。

  “我们进行原地面强夯后,在每30厘米的原厚度上逐层回填碾压,回填到每4米时,再次进行强夯,配套铺设土工格栅,在翻拌辗压过程中利用冷再生设备输送水源,使土壤压实度达到95%的施工要求,提高强夯效率,保证土方的稳定性。”席昊耐心地介绍着。

  近年来,青海省民航年旅客吞吐量快速增长,民航机场建设同步走上快车道,“十二五”“十三五”以来,青海机场有限公司围绕青藏高原区域枢纽机场建设,完善机场功能布局,跑出了机场建设“加速度”,省内机场“遍地开花”,为全国高原机场建设贡献了“青海智慧”。

  “我们将新建15.8万平方米的航站楼,可满足2030年旅客吞吐量21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2万吨的发展需求……”说起这些,席昊的眼神里满是期待。

  施工现场,9台颗粒物(扬尘)在线监测系统设备“严阵以待”,这些“环保卫士”实时监测着施工现场的环境数据,相关数据可同步至手机等移动客户端,及时提醒现场施工人员调整相关作业,这也是西宁机场三期建设项目落实扬尘治理“六个百分百”的有力举措之一。

  今年3月,青海省机场建设指挥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和重大项目“两手抓、两不误”的工作要求,建立疫情防控三级监察机制,全力做好各区域不定时全面消杀、人员健康监测等,实现了西宁机场三期工程项目的全面复工复产。

  稳投资是“六稳”的重要方面之一,也是谋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长远之策,西宁机场三期项目的顺利推进离不开“稳投资”的强劲支撑。

  据了解,西宁机场三期工程项目总投资约105.1亿元,建设工期5年,由机场工程、空管工程、供油工程三部分组成。机场工程总投资99.83亿元,其中资本金58.2亿元,剩余部分由企业自筹,多方联动下,为青海省民航历史上这一投资和建设规模最大的项目打下了坚实的资金基础。

  此外,西宁机场三期工程以打造“青海省第一综合交通枢纽、第一旅客集散中心和对外开放第一门户”为目标,按照因地制宜、适度超前、满足发展的原则,首次在设计中充分体现“平安机场、绿色机场、智慧机场、人文机场”的理念,更好发挥民航助力青海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

(责编:陈晶、刘沛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