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知西宁·寻“遗”湟中
湟中银铜器:慢慢来,好戏都在烟火里!
2021年12月07日10:45 |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熔铸、锤炼、构图、抛光……
走在青海湟中鲁沙尔镇金塔路,总能听到耳朵边传来敲打的叮当声;街上商铺橱窗里摆放着各式精美的银铜器,这背后,是无数个像湟中银铜器制作与鎏金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何满一样,质朴无华的匠人。
形薄、光亮、轻柔、质纯,造型逼真、工艺精湛、光泽炫目的湟中银铜器,在匠人们的敲敲打打中出现。湟中银铜器是河湟地区多民族、多元文化融合的象征,精美绝伦的银铜器和流光溢彩的鎏金技艺形成了它独特的气质。
小巧的、精致的、高大的、复杂的……形式多样的银铜器走向市场,备受青睐。不同的加工手段、有鲜明的个性、有丰富的内涵、有不同的气质,更有每一件作品中融合的创新。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湟中银铜器制作与鎏金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何满。人民网 雷阳摄
扩展链接:湟中银铜器的独特气质
(责编:陈晶、张莉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高山兀鹫:“毛球们”的成长故事
- 高山兀鹫属于大型猛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常见于我国青海、新疆、甘肃、西藏等地,栖息于海拔2500-4500米的高山,翼展可接近3米,是我国体型最大的猛禽之一。最近,西宁野生动物园的高山兀鹫 “六毛球”和“七毛球”半岁了!“六毛球”是国内首只亲鸟育雏的人工繁育高山兀鹫;“七毛球”是首只在人工巢穴中孵化成长的高山兀鹫,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它们的成长故事。…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