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偏遠地區全清潔能源多能供給”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在海拔4300米的青海省瑪多縣民族寄宿制中學,國網青海電科院牽頭開展“偏遠地區全清潔能源多能供給技術及示范”項目。 何炳勛 攝
3月10日,從國網青海電科院傳來喜訊,由國網青海電科院牽頭完成的“偏遠地區全清潔能源多能供給技術及示范”項目順利通過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組織的成果鑒定,研究成果獲評“國際領先”水平。標志著青海電網在偏遠地區全清潔能源多能供給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對促進我國偏遠地區清潔能源綜合利用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建設新型電力系統、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該項目由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牽頭,由國網青海電科院聯合浙江大學、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浙江正泰智維能源服務有限公司、浙江誠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歷時4年聯合攻關完成。該項目是圍繞如何充分利用新能源分布式發電、供熱、儲電、儲熱等先進技術,實現光、儲、熱能源供給協調自治、解決偏遠地區用戶用能這一科學問題,從多能供給系統方案設計、設備研制、優化配置、協調控制等四個方面開展研究,通過打造偏遠地區熱、電、儲多能互補、綜合用能示范樣板,為新型電力系統探索中的終端用能電氣化、源網荷儲互動提供了探索平台,為我國偏遠地區清潔能源綜合利用技術探索新途徑。
據悉,項目團隊開展產學研用聯合攻關,以瑪多縣民族寄宿制中學為新一代能源供給系統示范工程試點,在綜合能源系統規劃、裝備研制、能量管理等關鍵環節開展技術研究,突破了電、熱等產業協同發展技術瓶頸,揭示了偏遠極寒環境下基於全清潔能源的多源復合供電供熱機理,首次研制了適用於高原地區的電熱綜合能源一體化供給及存儲裝備,提出了基於全清潔能源方式的熱電一體化綜合能源系統多目標容量優化配置方法,提出了基於“智慧控制-數據共享-狀態自調-故障修復”的綜合能源供給系統多時間尺度能量管理策略,建設經濟可靠的全清潔能源多能供給系統,實現光、儲、熱能源供給的協調自治,解決了偏遠地區用戶能源需求。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青海茫崖:牧民春季生產忙 接羔保育“喜羊羊”
- 農歷二月,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草場尚未返青,家家戶戶的產羔羊群生產高峰期和關鍵期已接近尾聲。在代爾森村,一隻隻小羊羔陸續降生,草原更加熱鬧。…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