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青海要聞

按需幫扶,助“苗”成長

咸文靜 金玥彤
2023年03月16日09:24 | 來源:青海日報
小字號

課堂上的孫海濤幽默風趣,深受學生喜歡。青海日報記者 金玥彤 攝

  “師父好,請多多指教!”

  3月15日17時,一場特殊的拜師儀式在玉樹藏族自治州第四民族高級中學(以下簡稱玉樹四中)綜合樓階梯教室舉行。

  主席台上,一側是來自北京援青教育團隊的6名成員,一側是玉樹四中的年輕教師。在師父們領到証書后,徒弟們手捧著一條條潔白的哈達,恭恭敬敬地獻給了他們。

  看著眼前的場景,徐春生的思緒一下子回到了去年8月,他剛從北京師范大學密雲實驗中學來到玉樹四中時的情形。

  “校園很漂亮,老師們很年輕。”作為第一個擔任常務副校長職務的北京援青干部人才,徐春生在心中為這次支教工作定下一個目標:把北京的教育理念帶到玉樹四中,讓這裡的孩子們到更高的學府深造,接受更好的教育。

  當然,這並不是徐春生獨自面對的“考題”。立足玉樹州教育發展現狀,結合精准幫扶、精准施策方略,第五批北京援青教育團隊一行6人來到了玉樹四中開展支教工作。

  始於“研”

  “既然來了,就要扎扎實實干點實事,改變玉樹四中的現狀。”

  按需幫扶,才能助“苗”成長。徐春生告訴記者,針對玉樹州教育事業發展現狀,團隊深入玉樹四中開展調研,力求點對點精准幫扶指導,將教育幫扶的目標落到實處。

  “通過與校領導座談、教師訪談、學生家訪、線上聽課等方式深入調研后,我們發現僅靠理論指導,當地教師並不能真切地理解如何將教學理論和方法落實在課堂中。”

  基於這樣的調研結果,團隊在深入研討的基礎上,決定以示范課為抓手,發揮團隊專業優勢,手把手地教,有針對性地從備課、課堂教學、作業布置等教師基本功入手,帶領本地教師掌握上好每一堂課和構建優質課堂的基本技能,助力學校本地教育隊伍能力提升。

  來自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附屬中學的孫海濤是區級骨干教師。來到玉樹四中后,擔任高三生物教學。說話風趣幽默、課堂氣氛活躍、擅於舉例子打比方是學生對他的普遍評價。

  說起自己的工作,性格直爽的孫海濤打開了話匣子。

  “這所學校年輕教師多,平均教齡不到五年。面對這種情況,我認為支教不是指導,是率先垂范,隻有讓當地老師認可你的能力,人家才願意接受你提出的一些意見。”

  立於“本”

  對於北京援青教育團隊來說,玉樹四中師資隊伍建設和教學質量提升是擺在他們面前的兩道考題。

  局要怎麼破?題該如何解?

  “要立足當前更要著眼長遠,要‘輸血’也要‘造血’。”

  趙焱是玉樹四中的教務主任。之前在北京市延慶區第五中學任教,教學經驗相當豐富。“玉樹四中年輕教師多,教學經驗不足,很多內容靠自己摸索,缺少帶頭人、領路者。為提升教師教學水平,團隊組織開展了每周一次的集體備課工作。”

  這項工作會不會增加教師的負擔?雖然一開始也有這樣的顧慮,但堅持一段時間后,趙焱就得到了很多正面的反饋。

  “每周一次的集體備課非常規范,給我們年輕教師提供了一個共同討論、集體交流的平台。”藏語文老師沙丁扎說。

  為確保“組團式”教育援青工作有方向、有重點、有目標,團隊不僅科學繪制三年援青規劃和年度計劃,形成工作台賬和任務清單,同時借鑒北京先進管理理念和教育教學方法,大力推進制度建設“廢、改、立”工作。幫助玉樹四中新增、規范、完善教育教學和管理制度25項,不斷提升教育教學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水平。

  “在‘組團式’幫扶過程中,我們通過加強制度建設,學校的工作機制、組織結構不斷優化,管理成效日益顯現。”趙焱告訴記者。

  成於“行”

  “從來沒有想過能有一名來自北京的老師手把手地教我。”今年24歲的巴桑畢業於青海師范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藏漢雙語教學專業,去年剛到玉樹四中工作。沒想到一開學,就遇到了這件讓她覺得非常幸運的事情。

  巴桑的老師是來自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昌平學校的劉淼靈。師徒二人的緣分,得從制定“幫扶教師成長進階圖”說起。

  原來,為促進受援學校教師隊伍素質的提升,團隊和玉樹四中列出“幫扶清單”,通過師徒結對、新老結對、專業結對、學科幫扶等不間斷、跟蹤式幫教,確保師父教得好、徒弟學得會。

  “通過援青教師與本地教師共同承擔教學任務、共同備課、共同制定教學計劃等方式,促進我們之間深度交流和共同成長,提升本地教師專業素養和課堂教學能力。”劉淼靈說。

  “在拜師儀式上,學校還發了一張記錄表給我們。按照規定,每周需要開展一次帶徒活動,還要互相聽課兩次。有這麼好的機會,我一定不會辜負老師的指導和教育,虛心求教。”巴桑激動地說。

  來自北方交通大學附屬中學密雲分校的張彤是通用技術課教師。在她看來,設立幫扶清單,促進了深度交流和共同成長,形成了良好的教學氛圍。“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我認為通過公開課的示范引領作用,以具體課堂展示為抓手,通過對自身教學深層次的思考,可以提升我們的專業素養和課堂教學能力。”

(責編:況玉、劉沛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