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教學評”一體化 賦能新生態課堂教學
——西寧市“教學評”一體化教學“研備展”主題教研紀實

為深化西寧市義務教育學校課程改革,以主題活動助推核心素養培養、深化課堂深度學習達成、促進教學評價研究,推進新時代義務教育學校育人方式改革,3月7日至8日,西寧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組織五區二縣的教研員開展義務教育學校指向核心素養的“教學評”一體化教學研備展主題教研活動。
活動現場。王祥奎攝
活動中,江蘇無錫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教師校長培訓部主任呂紅日、無錫市教師發展學院發展研究部副主任孫學東兩位專家就義務教育新課程標准背景下,培育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方法和策略,提升教師專業發展,打造優質教研范式主題做了為期二天的線上專題講座。
呂紅日教授強調,2022年3月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准的頒布,標志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進入核心素養時代,核心素養、項目學習、“教學評”一體化等成為當下課改的“潮流詞”。如何跳出從理想課程、政策課程到實施課程、習得課程不斷衰減的歷史周期率?如何讓學生核心素養得到切實落地落實,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共同關注的核心話題。
“實施基於深度學習的‘教學評’一體化設計”,包含大單元設計和課時設計。深度學習教學設計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回答‘為什麼教’‘教什麼’‘怎麼教’‘教到什麼程度’的問題,這與義教版(2022版)的理念與要求完全一致。‘教學評’一體化即目標、教學、評價一致性原則,充分體現了‘教、學、考’一致問題。”活動中,無錫市教師發展學院發展研究部副主任孫學東教授說。
“教學、學習、評價的理想狀況是‘教學評’一體化,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既不是前后的關系,也不是並列的關系,更不是誰凌駕於誰之上的關系,而是融合一體的關系。但能否實現真正的融合,關鍵是教師能否真正讀懂學生、發自內心地尊重學生。唯如此,師生才能結成真正的學習共同體,教師作為平等中的首席推動教學相長、師生共進,學生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學習主人。‘教學評’一體化不是落腳在教,也不是落腳在評,而是落實在以學習為中心、促進學生的成長與發展上。”西寧市城中區教研室主任彭娟說。
西寧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楊偉平表示,從今年開始,西寧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將聚焦核心素養、“教學評”一體化、高中“三新”背景下大單元統整教學等重要主題,借助課程和課題建設來推動,共同提升教學品質、打造品質課堂、轉變育人方式,持續研究和推動落實新課標的要求。(西寧市教育局 王祥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來自青海的她走上“代表通道”講述基層服務點滴故事
- 3月7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二場“代表通道”上,全國人大代表、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興海路街道黨工委書記劉小蓉為大家分享了基層工作者通過點滴努力、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故事。 “社區工作連著千家萬戶,關系著百姓冷暖。…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