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海東供電公司:為民辦實事 贏得好口碑

“路好走了,開著拖拉機走山路心裡不犯怵,上下山也就更方便了。以前進、出村拉東西,都沒人願意接這活兒。現在路寬了,我自己都可以開車進城了,這多虧了書記你啊!”2月26日,晨曦微露,國網海東供電公司派駐楊家山村第一書記王仕浩正與村民們清掃進村的道路,正巧碰上了下山採購農具的楊家山村村民楊富英。
楊家山村位於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壽樂鎮西部,地處海拔2400米的腦山,距縣城20多公裡,全村共有168戶村民,經濟來源主要以種植、養殖業和勞務輸出為主。2022年8月中旬,受連續多日的大暴雨天氣影響,楊家山村本就有損毀情況的進村路被雨水沖毀,有4處路段出現不同程度的山體滑坡和塌陷,出入村庄受到影響。
“書記,這路要斷了,我家種的馬鈴薯可就要爛在地窖裡了,這一年的辛苦可就白忙活了。”最先找到駐村書記王仕浩的是楊家山村村民楊富英。作為村裡的馬鈴薯種植大戶,楊富英在剛剛過去的2022年種植了50多畝馬鈴薯。進村的路被雨水沖毀,這讓楊富英滿面愁容。
王仕浩(左)正與村民們進行楊家山村地下水管搶修。馬彩虹 攝
村民的呼聲和期盼聲,王仕浩聽在耳裡,看著捉襟見肘的村集體經濟,他卻隻能干著急。為徹底解決“行路難”的問題,2022年9月初,王仕浩來到國網海東供電公司尋求“娘家人”幫忙,經過多方協調,資金終於落地。9月中旬,道路修繕工程正式啟動。施工期間,王仕浩基本每天都在現場監督工程質量、搶抓施工進度。在王仕浩的積極推動下,9月26日,被雨水沖毀的300多米長的道路完成修繕,解決了村民的出行難題,而這僅用了一周的時間。
道路暢通了,村裡的農副產業發展也在提速,馬鈴薯、小麥等特色農產品及時拉出大山售賣,村民的“錢袋子”也越來越鼓。2022年年底,楊家山村人均增收近1000元,看著眼前平坦寬敞的水泥路,村民們臉上洋溢著喜慶的笑容。
在國網海東供電公司的有力支持和海東市各級黨委的科學領導下,海東市越來越多的“王仕浩們”從為民服務辦實事、提升村務治理水平等方面入手,完善村級活動場所、服務設施,指導完善村規民約,弘揚文明新風,幫助村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為促進鄉村和諧穩定健康發展盡自己的一份力。(國網海東供電公司 馬彩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