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看青海|建設生態環境監測網絡 加強生態環境綜合監測能力

原標題:實時觀測、定時分析、數據共享
青海建設生態環境監測網絡
在位於青海省西寧市南山東路的青海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隨著工作人員輕點鼠標,“青海生態之窗”大屏幕上,鏡頭緩緩拉近,幾隻普氏原羚漸漸清晰起來。隻見它們的后腿猛然蹬地、前腿朝后彎曲,在空中躍出一道曲線,奔跑的身影和遠處青海湖的瀲灩碧波相映成趣。
“這就是青海湖南岸的江西溝農場裡普氏原羚的實時畫面。”青海省生態環境廳信息中心主任李飛一邊講解,一邊和同事切換鏡頭,玉樹藏族自治州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果洛藏族自治州年寶玉則、可可西裡五道梁等地的實時景況依次呈現,隨著鏡頭的拉近放大,黑頸鶴、斑頭雁、旱獺、藏羚羊的身影不時劃過屏幕。
“作為全國率先依托重大生態工程開展生態環境監測的省份之一,青海經過10余年的努力,生態監測工作已從三江源地區拓展到全省各地,監測指標由最初的9類147項擴展到11類273項,各類重大生態工程生態地面監測站點從三江源區的700多個增加到三江源、祁連山、青海湖區域的1360個,監測手段更豐富、監測內容更全面。”李飛說。
據介紹,借助遙感與地面監測緊密結合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目前青海已實現對全省生態環境狀況、生態環境質量和重點污染源監測的全覆蓋,為生態環境保護監管提供有力技術支撐,同時也為科學評價區域生態環境狀況、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成效提供基礎數據,以切實提高生態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系統加強全省生態環境綜合監測能力。
截至“十三五”末,依托重大生態保護工程生態監測項目,青海省已在三江源、祁連山、青海湖等重點區域開展了草地、林地、濕地、沙化土地、水文水資源、水土保持、氣象要素、環境質量、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環境狀況監測等多個生態環境要素的監測工作,並在三江源、祁連山、青海湖區域已建成的地面監測網絡基礎上,持續加強全省生態環境質量例行監測站網建設。目前,青海省已布設99個地表水手工監測斷面、37個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站、27個地下水監測點、58個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監測點,72個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469個聲環境監測點(線),514個土壤監測點,203個輻射環境監測點位,持續開展全省環境質量監測工作,共同構成了系統化的地面生態監測網絡。同時,利用衛星遙感技術,開展人類活動和自然因素引起的生態狀況變化監測,並對生態問題和生態變化狀況原因等進行定期遙感調查評估。“目前的生態監測網絡,不僅高效便捷,還立體全面。”青海省生態環境廳生態環境監測處處長方華介紹。
“以青海湖生態保護為例,我們充分發揮衛星遙感監測技術與地面監測技術的優勢,探索建立多維度協作與驗証的新型生態環境監測方法,開展了青海湖透明度等部分水環境指標遙感和地面相結合的立體監測,可以說是定期持續進行著‘全面體檢’。”方華解釋,“這不僅讓我們有了‘火眼金睛’,同時結合人工智能分析技術,更為我們進行科學保護決策裝上了‘智慧大腦’。”
建好只是第一步,用好才是關鍵。
今年5月,青海省生態環境執法人員對青海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重點區域遙感監測發現的疑似異常點位進行現場核查時發現,青海某公司存在鉀鹽礦新增鹽田未批先建問題,青海省生態環境廳及時進行了立案查處,向該企業下達了行政處罰決定書,對該企業生態環境違法問題處罰56.49萬元,並責令該企業將新增的鹽田恢復原貌。
“這背后,離不開我們正在探索的觀測視頻數據自動化識別疑似生態環境違法行為和報警功能,特別是在應對執法路程遠、傳統取証較難等執法難題時,能夠更好地提供事實依據,提高執法效率。”青海省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監督局局長余全盛介紹,“與此同時,我們還聯合自然資源、水利、林草、氣象等部門組建了省重大生態工程生態監測工作組,將重點污染源在線監控、移動執法平台、有毒有害氣體監測預警系統進行整合,更加突出了執法的精准性、科學性。2021年以來,系統發現並向企業推送重要預警信息共計85起。”
監督有了“千裡眼”,管理有了硬抓手,生態保護宣傳也有了好陣地。“接下來,我們將持續做好青藏高原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推動生態環境數據的智能分析和應用,繼續完善‘青海生態之窗’生態觀測系統等生態環境物聯網建設,並借此打造生態文明宣傳陣地,以科技手段切實守護好‘中華水塔’,為生態安全屏障筑牢銅牆鐵壁。”青海省委主要負責同志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12月5日起西寧與各市州縣間道路恢復通行
- 人民網西寧12月5日電 12月4日,西寧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發布通告,具體通告內容如下: 關於恢復西寧市主城區和轄區、轄縣外圍道路通行的通告 為統籌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和疫情精准防控工作,依據市疫情防控處置工作指揮部的要求,現將西寧市主城區和轄區、轄縣恢復外圍道路通行的有關事項通告如下: 一、2022年12月5日0時起,恢復西寧市主城區與湟中區(含多巴片區、甘河工業園區)、湟源縣、大通縣之間的道路通行﹔恢復西寧市湟中區(含多巴片區、甘河工業園區)、湟源縣、大通縣相互之間的道路通行﹔恢復西寧市與各市、州、縣之間的道路通行。 二、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在所有道路正常通行﹔各類短中長途客運班車、城鄉公交、出租車、網約車、公交車在嚴格落實防疫措施的基礎上正常通行。…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