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将在冷湖打造国际一流天文观测基地
12月22日,记者从推进“青海冷湖国际一流天文观测基地”建设发布会上了解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在青海冷湖地区光学/红外天文台址勘选工作形成重大成果,充分显示青海冷湖天文观测基地已具备世界一流的视宁度和综合条件,能够充分发挥我国未来重大天文观测设施的潜力,并将为我国光学天文、行星科学和深空探测等学科的未来发展提供重大机遇。青海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由此成为我国基础研究领域的战略性稀缺资源。
据了解,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高度重视天文大科学装置建设,充分发挥青海冷湖地区优质星空资源和天文观测环境优势,积极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科研单位和高校开展合作,在推动建立冷湖天文观测基地建设管理机制、组建学术委员会、组织编制规划、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MUST等多个天文望远镜项目落地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发布会上,国家天文台冷湖基地首席研究员邓李才发布了青海冷湖地区光学/红外天文台址勘选重大成果。选址团队基于连续3年的观测数据,分析确认青海冷湖赛什腾山是极佳的光学/红外天文观测台址。通过对青海冷湖天文台址晴夜比例、视宁度(大气稳定度)、可沉降水汽和大气湍流结构等指标的监测显示,冷湖赛什腾山C区(4200米标高点)的视宁度中值为0.75角秒。综合衡量,冷湖台址与国际最佳天文台址夏威夷莫那卡亚峰和智利各天文台相比基本持平。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的建设,对未来大型光学/红外观测设施研制和国际合作的开展极其重要,将为中国乃至世界天文事业发展提供重要基础,有力推动青海融入国家科技战略布局重大机遇。
同时,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与青海省科技厅、青海省海西州政府共同签署合作协议,依托冷湖天文观测基地建设,围绕青海生态保护、清洁能源和盐湖资源开发利用等,面向国家“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进一步推动院省战略合作、部省会商迈向新高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浙江援青人的“青海情”
- 从德令哈到大柴旦的路上,湛蓝的天空、绵延的山峦配合着土黄色的大地,这便是戈壁滩的样子。初来这里的人一定会痴迷于纯净、空旷、粗糙的美,但看过了几百公里的戈壁滩,这种美也已经司空见惯——在这里,一棵树就是无价的财富。…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