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種文創產品讓參觀者愛不釋手。
精心設計的文創產品。青海日報記者 王宥力 攝
“這件倒鉤銅矛出土於青海省西寧市沈那遺址,它是目前中國考古發掘出土的青銅器中體型最大的一件,所以有著‘兵器之王’的美稱。銅矛的出土明確表明公元前2000年開始西寧已經是歐亞草原青銅文化廊道深入中國腹地的重要節點……”深圳博物館古代藝術館1號展廳裡,青海省博物館社會教育部的孫麗寧正在向觀眾做文物講解。
她語言流暢,語速沉穩,圍繞在她身邊的觀眾們聽得津津有味。在孫麗寧的記憶中,已經記不清承擔了多少次這樣的講解任務,但每一次展出之后,她的感觸都是不同的。她說:“我省的展覽規模越來越大,策劃的角度更加貼合老百姓的興趣愛好以及更能體現出青海的文化特色。這樣的展覽對於推動青海對外交流作用非常明顯,特別是文旅融合之后,通過人文元素和旅游勝地的融合打造,讓更多的人了解青海的歷史文化,了解青海的秀美山川。”
4月9日,“山宗·水源·路之沖——一帶一路中的青海”展覽在深圳市博物館正式開展。雙人抬物紋彩陶盆、臥式羊型銅燈、紅地對馬紋錦……館內參展的373件(套)文物精品,均是見証千年絲路歷史的“活化石”,是青海馬家窯文化、宗日文化、齊家文化、辛店文化、卡約文化的典型代表,印証了青海是絲綢之路、唐蕃古道和茶馬古道的重要干線,在“一帶一路”中具有重要地位價值和深遠歷史淵源。
深圳博物館副館長郭學雷覺得這次展覽非常有意義,展覽主題的選定十分契合“一帶一路”。他說:“青海有著非常獨特的地理位置,不論是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還是在中西文化包括中原內陸的一些交流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這次展出的每一件文物都是經過精挑細選,也聚焦了‘一帶一路’主題。在深圳舉辦這樣的展覽,更加有助於深圳市民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特別是青海在中華文化發展和文化交流的過程中獨特的地位和作用。”
展覽以青海在“一帶一路”中地位和作用為主線,由“源遠流長”“漢風羌道”“吐谷渾國”“吐蕃東進”“海納百川”5個文物單元和圖片單元“大美青海”共六個部分組成,集中展示了從史前到明清時期,青海境內羌中道、吐谷渾道、唐蕃古道、青唐道的交通功能與歷史風採﹔以農耕和游牧的大視角切入,展示了青海由於自然地理和人文環境的特殊性所呈現的獨特文化特征,集中展現了“一帶一路”中的青海在不同歷史時期所蘊含的中西方多種文化交流交融的信息,充分體現了青海在“一帶一路”中的歷史地位和重要作用。
專程來看展覽的深圳市民鄧樹深說:“我從手機上看到青海要在深圳舉辦展覽,我感到非常興奮,今天專門來看看。看到展出的文物感覺非常漂亮也非常震撼,說明青海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青海的文化值得我們去了解去學習。看完展覽,很想去青海走走看看,也相信青海和深圳會一起攜手前進。”
青海省博物館館長王進先介紹,“山宗·水源·路之沖——一帶一路中的青海”展覽是2019年以后的第二場展覽。通過文物介紹青海的歷史、人文﹔再通過展覽推介“大美青海”,特別是在當下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的青海,更需要通過文物來交流,通過講述文物背后的故事讓更多的觀眾來了解青海。
山之雄渾,水之浩蕩,路之悠遠綿長,都是演繹青海厚重歷史的舞台。如今,新時代下的新青海,已經確定了新定位,鋪開了新藍圖,昂首闊步踏上新征程。
中介機構發布成人招生信息?青海師范大學發布聲明 人民網西寧8月21日電 (陳晶)近期,有中介機構利用網絡等媒介,以青海師范大學的名義發布成人招生宣傳信息。8月19日,青海師范大學發布聲明,成人學歷繼續教育從未與任何教育機構合作招生。 凡需參加青海師范大學繼續教育與培訓學院成人學歷繼續…【詳細】
以改革創新精神 大力推動青海高質量發展 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深情回顧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光輝歷程,高度評價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創造的偉大成就,庄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