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書記、企業家和鄉村繡娘的美好相遇

辛元戎

2021年03月02日09:37  來源:青海日報
 

春節前夕,鄉村到處洋溢著一派濃厚的節日氣息。在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古鄯鎮夏家河村綜合辦公服務中心,村民們正見証著一場兩個女人之間的簽約儀式。

甲方代表吉曉玲,青海達尼坤幫婦樂刺繡有限公司(以下稱“達尼坤”)董事長,是一位曾在北京、西安打拼多年的成功女企業家。

乙方代表夏文仙,一位戴著眼鏡,拄著雙拐的村姑,此時她的身份是成立不到1年的民和仙秀刺繡有限公司負責人。

當她倆互換協議並把手握在一起的時候,會議室裡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此時,屋外天空湛藍,陽光燦爛,而村民們的心中也充滿陽光,因為協議的簽訂意味著在接下來的5年裡,當地農戶可以通過提供刺繡產品,從達尼坤賺到120萬元的收入。

吉曉玲是一位從民和三川地區走出來的土族阿姑。從七八歲時起,她就跟著奶奶和媽媽拈針舞線,學習傳統刺繡。長大后,她到北京、西安等地發展,成為一名有自己的公司和品牌的女企業家。盡管事業有成,但濃濃的鄉愁始終縈繞在吉曉玲的心頭。

2013年,吉曉玲回到青海創辦了文旅企業。看到青海省大力打造“青繡”品牌,她決定借此東風,在政策的支持下,把散落在青海民間的繡娘們組織起來,把祖輩流傳下來的刺繡手藝轉化成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

30歲的夏文仙是夏家河村村民,十年前,在媽媽的影響下,她開始學著繡鞋墊,送給周圍的人,聽著人們的贊許聲,腿有殘疾的她漸漸找到了自信。夏文仙刺繡技藝的飛躍和提升得益於另外一個女人——民和縣殘疾人聯合會派駐夏家河村的第一書記王小玉。

王小玉了解到,夏家河的很多婦女都會刺繡手藝,而夏文仙是她們中的佼佼者。於是鼓勵夏文仙參加民和縣、海東市、青海省的殘疾人刺繡比賽,結果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在王小玉的支持下,夏文仙還到湟中馬蓮花民間工藝文化傳承有限公司學習,到深圳市參加全國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不僅在刺繡的針法、配色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也增長了見識,開闊了眼界。讓夏文仙感到驕傲的是,2020年她成為河湟刺繡省級非遺傳承人朱二奴的弟子,這讓她對提高刺繡技藝有了更大的信心。

2020年4月,在村兩委的支持下,由夏文仙擔任法定代表人,夏家河村注冊成立了民和仙秀刺繡有限公司,以“支部+公司+農戶”的模式運營,吸納了來自古鄯鎮、馬營鎮、川口鎮、官亭鎮、總堡鄉的120名農民,其中夏家河村的村民有七十多名,包括殘疾人和殘疾戶24人(戶),這為本村和周邊村民們通過刺繡產業增收開辟了新的渠道。

2020年,省委組織部、省委“兩新”工委舉辦全省“兩新”組織紅色引領·助力村集體經濟“破零”工程海東行活動。古鄯鎮和達尼坤簽訂了項目協議,為民和仙秀刺繡有限公司的產品走向市場提供了契機。在王小玉、夏文仙對村民們進行了多次刺繡技能培訓的基礎上,2020年11月15日,達尼坤開始對村民們進行“護佑星”香包的刺繡訂單培訓。

在夏家河村綜合辦公服務中心,夏家河村村民趙金蓮一邊參會,一邊還分秒必爭地繡著“護佑星”。她高興地說:“今天我領到了3150元錢的分紅。”和她一樣,夏家河村的32名婦女在當天首次領取了總共3.5萬元的分紅,而這距離她們接受達尼坤的訂單培訓還不到3個月。

護佑星香包是一款去年研發的文創產品。記者看到,其外形是一個紅色的蘋果,寓意“平安”﹔蘋果表面的正中是一顆金色的五角星,寓意是偉大的祖國﹔圍繞著五角星的格桑花寓意著幸福、美好和吉祥。

截至目前,達尼坤已經在西寧市、海東市的近二十個村子,培訓專業繡娘近四百人,生產包括護佑星香包在內的刺繡產品。

在村綜合辦公服務中心,繡娘們與達尼坤老師興高採烈地討論著“護佑星”的刺繡針法,探討著如何提高產品的質量……屋內不時傳來她們清脆的笑聲。

駐村第一書記王小玉,女企業家吉曉玲、夏文仙,還有眼前的繡娘們,就這樣美好地相遇了。她們串起了一條美麗的珠串,打通了青繡產品從設計、生產到銷售的整個鏈條。我們有理由相信,有她們的勤奮努力在,她們的明天定然會像手中的青繡作品一樣絢麗多彩。

(責編:劉沛然、陳明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