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瓦裡關過年

楊林凌 劉 璐

2021年02月08日09:51  來源:青海日報
 

  2月4日,農歷臘月二十三,也是北方傳統小年,瓦裡關中國大氣本底基准觀象台觀測員李明拉著小推車前往西寧市氣象巷菜市場採購日用品和熟食,為過年前最后一次上山換班做准備。這也是他參加工作8年來第三次在海拔3816米的瓦裡關山上過春節。

  山上每次值班隻有兩個人,一次換班就要待10天。“平時我們採購蔬菜會盡量選能放得住的蔬菜,比如說土豆、洋蔥、胡蘿卜等。”李明把買好的食品熟練地放進大編織袋裡,再綁在小推車上。

  “山上不能生火炒菜,我們一般都是吃熟食。”李明在熟食店“相中”了一塊剛鹵好的牛肉。“過年還是得有點年味,這次上山還帶了家裡炸的油餅,一會再去買副春聯。”他一邊付錢一邊說。

  瓦裡關中國大氣本底基准觀象台是世界氣象組織全球大氣監測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整個亞歐大陸腹地唯一的站點,其數據代表著全球陸地大氣本底,對未來大氣成分的變化起著早期預警、監視作用,通過長期、穩定、連續地獲取全球基准大氣本底監測資料,為研究、評價、預測大氣成分變化進而研究對氣候變化影響提供科學依據。

  經過兩個小時的車程,李明和同事抵達了距離西寧市130公裡外的瓦裡關中國大氣本底基准觀象台下面。山上值班的黃建青和羅文昭聽見外面的響動,出門便看到換班的李明來了,高興地在階梯上連連招手。

  由於車輛無法直接到單位門口,李明在司機楊師傅的幫助下把車上的物資一件一件卸下,搬到傳送帶上往上運。

  “聽老師傅說,以前他們都要把物資背上去,一共99級階梯,身體差的人上下一趟都費勁,真難想象他們是怎麼把物資背上去的。”李明說。

  等所有物資搬放完后,就到了午飯時間。黃建青拿一個白餅,熟練地用刀從中間劃開,夾了牛肉,又加了滿滿一勺辣醬。他笑著調侃,“這可是我們老家的名菜——火燒。”今年57歲的黃建青是台站上的“元老”,但他依然堅守在崗位上。

  吃過午飯,李明開始跟黃建青和羅文昭進行工作交接。大氣樣本是這裡最重要的觀測資料和科研素材,所以檢查即將被帶下山裝有大氣樣本的鋼瓶是交接班的首要工作。李明對每一個鋼瓶的編號仔細查對,並規規整整地打包裝箱。除此之外,前面值班同事10天的工作內容記錄、數據記錄、儀器設備的運行情況,包括生活區所有物品的使用情況都要進行一一核對和交接。

  在瓦裡關中國大氣本底基准觀象台辦公室旁邊,一棟二層業務樓已經建好。2020年,在中國氣象局支持下,這裡投資980萬元實施業務用房建設項目和用電項目改造,目前都已建設完成,今年春節后觀測員們就要到新的業務樓辦公了。

  交接完成后,就到了黃建青和羅文昭下山的時間了。臨走前,他們幫李明把對聯貼了起來。“今年還好,風不是很大,前年我春聯還沒貼好就被大風吹爛了。”羅文昭說。話音未落,一陣強風就把剛貼的春聯吹走了,羅文昭趕緊撿了回來。

  春聯貼好后,李明和要返回西寧的兩位同事互道新年祝福,握手告別。送別了同事,李明開始忙碌起來,檢查、擦拭儀器,開展觀測,認真記錄數據。這個春節,他依然要在繁忙的工作中度過了……

(責編:劉沛然、陳明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