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峻新源派出所:加强市域社会治理 助力平安海西建设

海西州天峻县公安局新源派出所深刻认识“坚定中心派出所担当,助推天峻平安发展贡献公安力量”的发展定位,加强社会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在市域社会治理方面作了一定的探索,以先行示范的标准,推进全县公安机关社会治理能力和平安天峻县建设迈向新台阶。
“5+X模式”打造基层治理联动工作新模式
“调解矛盾纠纷38起,化解36起,调解成功率95%……”这些成果的背后,得益于海西州天峻县新源派出所积极推行的“5+X”社会治理新模式。新源派出所成立于2003年,全所共有民(辅)警23名,其中少数民族15名,管理常住人口11428人,管辖约 3367 平方公里。
派出所民警介绍“5+X模式”。人民网 况玉摄
新源派出所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维护生态环境保护主力军职能作用,以全省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为阵地依托,以县局“党建+”工作模式为工作动力,推广形成新源“5+X”工作模式,即以公安局、应急管理局、人社局、司法局、发改局“5”个单位为常驻职能部门,以生态环境局、林草局、市监局、自然资源局等“X”个相关部门为服务单位,推动各类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新源派出所教导员林永清2018年从木里派出所调至新源派出所,全程参与了“5+X”治理模式从无到有的过程。“以前由于我们各单位之间没有联动,处理起一些事情来比较难。现在将各个单位之间打通后,大家都能积极配合,能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群众。”
“三个密码”筑牢社会和谐稳定新防线
抓基层、打基础,真心为民化矛盾。派出所作为社会治理“前沿阵地”“神经末梢”,立足基层基础各项工作,强化“十八般武艺”,提升打、防、管、控、服等各项技能,做到辖区大事小事“事无巨细”、治安要素“了然于胸”。
2021年9月,居民李某、马某因工程问题产生矛盾,进而发生车辆拦堵施工工地的事件。派出所得知情况后,逐一梳理矛盾点,劝说双方冷静处理事情。同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带领双方前往县劳动监察大队,协同进行调解,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成功和解,从源头上避免治安、刑事案件的发生。
新机制、好方法,多措并举护平安。新源派出所始终立足将基层党建融入辖区社会治理的各方面,实现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有机衔接、良性互动,以人民为中心精准施策、以问题为导向力解难题,多角度研判、多方位出击,探索出符合辖区社会治理创新新路径。
自2021年底,州县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项目推进以来,新源派出所积极借鉴矿区综合整治期间全县“5+X”工作经验,以县局“四同共治”试点模式为思维导图,建立由派出所民警、乡镇综治工作人员、乡镇司法工作人员、驻村工作人员、社区村社、村警组成的联调联处、联防联控组织,形成县委政法委统筹、县局派出所推进、乡村两级组织配合的警务新机制,实现矛盾纠纷调解“公调对接”无缝衔接。
想群众、办实事,实实在在促和谐。警力有限、民力无限。新源派出所从社会治安防控入手,突出从源头抓好遏制矛盾纠纷工作目标,落实全州公安机关2022年工作要点,积极与县住建、物业公司等对接全面推进“平安小区”“无诈小区”等创建工作。同时,针对辖区各行业场所管理实际,对辖区街面经营商铺实行“线上动态、线下常态”管理模式,全力构建新型社会治理体系。
新源派出所工作日常。人民网 况玉摄
据介绍,新源派出所还建立了由派出所民警、乡镇综治工作人员、乡镇司法工作人员、驻村工作人员、社区村社、村警组成的联调联处、联防联控组织,形成县委政法委统筹、县局派出所推进、乡村两级组织配合的警务新机制,实现矛盾纠纷调解“公调对接”无缝衔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天地交、万物通 让青海路畅、心更畅
- 作为“两路”精神发源地之一,青海对修路这件事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高寒、高海拔的恶劣环境下,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 在这里修路是什么体验? 祁连山2号隧道全长6044米,是我国首条高原、高寒、高瓦斯、高硫化氢“四高”隧道,也是青海省公路建设头号高风险隧道。…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