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回路连心 共筑“幸福路”

云南的大山苍翠欲滴,普洱市墨江县就“藏”在横断山脉的群山之中。在墨江,一条600余米的水泥路却得到当地人民的拍手称赞,这条路就是哈回路。
墨江县回回冲村民小组与连珠社区回冲组位于县郊,两地依山而建,在地理上几乎连在一起,最大的不同便是民族——回回冲村民小组大多数村民是回族,而回冲组的哈尼族人数超过总人口的95%。
回回村村口。人民网 刘沛然摄
时间回溯到20多年前,那时的回冲组通往最近公路的唯一途径只有一条狭窄蜿蜒的田埂路,每到雨天泥泞湿滑,一不小心就会掉进旁边的田地。
那时,依靠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回冲组因为道路问题发展受限。“回村组的农产品和养的牲畜想要出去,抬也不是、挑也不是,汽车摩托更不可能。”回回冲村民小组村民马福恩回忆起那时的场景记忆犹新,几百米的山路,成了回冲组致富路上的“天堑”。甚至有修建房子的回冲组村民,50平米的房子,仅材料搬运费就花了7000多元。
20世纪90年代的一天,刚起床的马福恩便听到了一条噩耗,因为雨天醉酒,山路雾气弥漫,几名回冲组的青年在回村的路上掉进田里发生伤亡事故。
地理条件受限,有许多回冲组与回回冲村民小组的村民都是从小到大的玩伴。几十年来,靠着经商,钱包渐渐鼓起来的回回冲村民小组村民们心里萌发了帮助回冲组修路的念头。
修建哈回路时的场景。人民网 刘沛然摄
“咱们一起修条路吧!”
“可是我们没有钱。”
“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团结起来!”
……
2001年3月,回回冲村民小组与回冲组经过充分沟通之后,哈回路开始动工。两地村民们不仅积极投工投劳,还能顾全大局——有的土地被占了一点,有的竹子和树木要挖掉,都毫无怨言,积极配合。
四个月后,经过村民们改直河道、铺挖道路、清除路障……一条全长600余米,均宽5米的水泥路正式竣工。村民们彻底告别了走田间小路的历史。
通车那天,村里比过年还热闹。作为修路总指挥的马福恩还特地给回冲组买了一面大鼓,鼓声敲响的是两村团结一心走向新生活的决心。
回冲组与回回村。人民网 刘沛然摄
如今,走进回冲组,小超市、饭店、小洋楼、修理铺等房屋与茂密的山林、次第展开的梯田,映出一副迷人的乡村风景画卷,看不到一丝曾经是大山深处贫困山村的模样。
“只要不犯懒毛病,肯定不会饿肚子。”讲到现在的日子,回冲组村民组长李凤华有说不完的话,“要想富、先修路,多亏了回冲组与回回村互相团结,才有了这条脱贫路、民族团结路、连心路。”
有了这条路,幸福日子还长着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从无到有 麻地沟村蘑菇种植产业发展正当时
- “我们的平菇新鲜、口感好,现在供不应求。”在位于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西沟乡麻地沟村的玻璃节能温棚内,麻地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宁智勇颇有底气地介绍着村里发展蘑菇种植产业的情况,朵朵平菇看似普通,却孕育着麻地沟村大步迈向乡村振兴路的无限希望。…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