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成绩 展形象 喜迎二十大】
党建引领海东市卡什代村解锁致富“密码”
为全面展示党的十九大以来,青海省基层党建成就,特别是开展“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以来取得的丰硕成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青海省委组织部推出“亮成绩 展形象 喜迎二十大”系列报道——海东篇。
近处丹霞地貌绮丽壮观,远处群科新区高楼林立、九曲黄河碧水奔流……站在海东市化隆县德恒隆乡卡什代村集中安置点的感恩亭附近,极目远眺,视野开阔、风光独好、区位优势明显,这些都得益于易地搬迁。
在卡什代村集中安置点俯瞰群科新区。人民网 杨启红摄
2017年,卡什代村开始易地搬迁,2019年,219户987人通过易地搬迁实现了“挪穷窝”。其中,集中安置64户326人,其余村民分散生活在化隆县周边。集中安置点先后推进安居工程、村民饮水工程、村容村貌改造等项目,这才有了如今民居排列整齐、乡道干净平坦的美丽乡村图景。
搬得出后,如何稳得住、能致富?卡什代村边发展边探索,逐渐培育了“党建领航、产业扬帆、生态宜居”的基层党建品牌,发展前进的道路上党组织领导、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强。
卡什代村集中安置点。人民网 杨启红摄
“全村近400人都是拉面从业人员,经营的拉面店达130家,分布在上海、浙江、江苏等多个省份……”卡什代村党支部书记马军祥对村里的情况了如指掌,作为全村的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发展拉面经济自然是卡什代村致富增收的第一重“密码”。
同时,为了加快推动全村拉面经济提档升级,近年来,卡什代村组织全村拉面从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拉面大赛、交流学习等。
在大力发展拉面经济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拓宽全村的致富增收之路?立足丰富的草场资源及村民们擅长养殖的传统,投资200万元的村集体经济牛羊养殖场应运而生,“受疫情影响,拉面店的生意不景气,决定回乡创业,在村党支部的信任和支持下,承包经营养殖场。”如今,养殖场负责人马明成已是村里妥妥的致富带头人。随着销路的拓展,养殖场的牛羊存栏量已达850头(只),是2020年底养殖场起步阶段存栏量的3倍。“养殖场已为村集体带来18万元的收益。”马军祥说,此外,养殖场还能带动剩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
养殖场的牛群。人民网 杨启红摄
与此同时,卡什代村还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机制的优势,在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打造了化隆高原绿色农畜产品展销店,“化隆牌”牛羊肉、蜂蜜等农畜产品出省门下高原,上了长三角地区群众的餐桌,进一步破解了农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
除了养殖业之外,卡什代村的种植业也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党员带头流转土地,种植油菜、豌豆等农作物,规模化种植有助于带动就业、促进增收等。特色产业的稳步推进是卡什代村致富增收的第二重“密码”。
规模化种植的小麦。人民网 杨启红摄
“下一步,我们将打造百亩花椒林,还将立足区位优势,发展乡村旅游……”谈及发展规划,马军祥有思路、更有信心。相比于传统的种养殖业,新兴的乡村旅游业又将能整合更多的资源优势,“乡村旅游+”的潜力不容小觑,必将成为卡什代村致富增收的新“密码”。
规模化种植的油菜。人民网 杨启红摄
发展壮大的村集体经济犹如“一池活水”,能浇灌乡村经济的发展,润泽寻常百姓的生活,进而形成良性循环。“我主要负责集中安置点的卫生清洁工作,今年能有6000元的收入。”公益性岗位收入是村民马扎麻洛家家庭收入的一部分,对于这份家门口的工作,马扎麻洛表示很满意。今年,卡什代村共设置了20多个公益性岗位,包括生态管护、护路、保洁等。
如今,有村民家正准备搞规模化养殖,还有村民家正计划开农家乐……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在党员村民们的示范下,卡什代村的村民们对自家的未来有着更清晰的规划。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青海落实42.29亿元水利投资建设资金 助力稳住经济大盘
- 人民网西宁6月23日电 本网从青海省水利厅获悉,为认真落实稳住经济大盘一揽子政策措施,青海省水利部门统筹落实水利投资建设资金42.29亿元,保障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同步推进重大项目前期,充分发挥水利有效投资拉动作用,为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贡献水利力量。 青海省水利部门围绕稳住经济大盘,精心组织、精准调度,加大对在建21项重点水利项目的跟踪协调和调度力度,全力推动重大水利工程有序复工达产。…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