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稅收宣傳進校園 普法教育助成長

“同學們,你們知道‘稅’字為什麼是由一個‘禾’字和一個‘兌’字組成的嗎?“稅收對於社會發展起到了什麼作用呢?”
2月22日,國家稅務總局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稅務局以新一年開學季為契機,結合“便民辦稅春風行動”,組織稅務干部走進青海師范大學附屬第二實驗中學,開展稅法宣傳進校園“開學第一課”稅法知識普及活動,以寓教於樂的方式為初一年級360多名同學帶去了一堂精彩有趣、干貨滿滿的稅法課。
為了讓依法納稅的種子在同學們的心中生根發芽,平時對待工作嚴肅認真的稅務干部張嬋在課堂上化身可愛可親的張老師,從解讀“稅”字開始,穿插講述一個個有趣的稅收故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搭配內容豐富的課件,帶領同學們一起回顧稅收的歷史,認識稅種“大家庭”,講述身邊的稅收故事,闡述稅收“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道理,讓同學們深刻認識到當下的美好生活離不開稅收,學習到依法納稅是每個公民的光榮義務,為同學們樹立正確的納稅意識和法制觀念,並鼓勵同學們將稅收知識帶到家庭,帶動父母,共同營造依法誠信納稅的稅收法治環境。
稅務干部為青海師大附二中的同學們講授稅法知識。陳貴龍攝
除此之外,課堂還設置了趣味問答互動環節,“如果我們在外面購買發票遇到商家不給開票也可以撥打12366熱線進行舉報嗎?”“以前我以為隻有掙工資的大人才交稅,今天我才明白原來稅收無處不在,我昨天買了文具,是不是也為祖國稅收出了一份力?”同學們爭先恐后地跟張老師互動,講述各種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涉稅場景,教學相長成效初顯。
“此次稅法宣傳進校園活動,不僅將稅收知識帶進校園,增強了同學們的稅法意識,更是讓稅收的理念滋潤了同學們的心田,營造了‘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輻射整個社會’的的良好氛圍。希望以后能有更多合作的機會,讓同學們多一些課堂之外的體驗,從而提升同學們的社會責任感。”青海師范大學附屬第二實驗中學教導主任杜先冬說道。(國家稅務總局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稅務局 李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增強“西引力” 把涼資源變成熱產業
- 2月23日,西寧市城西區十九屆人大三次會議開幕,西寧市城西區人民政府區長袁文代表西寧市城西區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2022年西寧市城西區全面完成7類20項民生實事,交付了一份提氣的“成績單”。本網從大會獲悉,2023年,西寧市城西區將增強“西引力”,把涼資源變成熱產業。…
- 青海出台科技人才分類評價實施方案
- 人民網西寧2月22日電 近日,青海省科技廳出台《青海省科技人才分類評價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推進科技人才分類評價機制改革,建立健全以科研誠信為基礎,以創新能力、質量、貢獻、績效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充分發揮人才評價的“指揮棒”作用,最大限度激發和釋放科技人才活力。 《方案》結合青海省科技人才工作性質和科技活動特點,將科技人才分為“基礎研究人才”“應用研究與技術開發人才”“社會公益研究、科技管理服務和實驗技術人才”三類,著力解決全省科技人才評價機制中存在的分類評價不足、評價標准單一、評價手段趨同等問題,改變將論文、專利、項目、經費數量等與科技人才評價直接挂鉤的片面做法,破解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唯獎勵以及唯帽子等傾向,合理設置和使用評價指標,避免對不同類型科技人才“一把尺子量到底”,對不同人才實行差別化評價。…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