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这十年|立足群众健康需求 持续提升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人民网西宁9月10日电 (杨启红)“深化综合医改,群众看病就医经济负担明显减轻;夯实基本医疗,群众就医的便捷性可及性明显改善;突出关口前移,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得到明显保障;推进健康西宁,群众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得到明显提升。”9月9日,“西宁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努力打造高原城市高品质生活标杆”专场发布会召开,西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郭伟围绕十年来,西宁在提升人民群众健康福祉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作介绍。
据悉,十年来,西宁市累计投入医改资金106.49亿元,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市的基本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做到了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分级诊疗制度、基本药物制度、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等12项全覆盖,医院收支结构逐步优化,实现了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探索出一条财政负担得起、群众承受得了、社会满意度高的医疗和健康“双轮”驱动的医改之路。
同时,西宁以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为目标,十年来投资实施医疗卫生项目211个,新(改、扩)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55所,补齐基本医疗设备和急救车辆,全面完成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突出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住院医师、全科医生等人才项目扎实推进,累计培养卫生专业人员12.42万人次、省级优秀专家30名、优秀专业技术人才2757名、学科带头人35名,成立15个专科分会,建成23个质控中心。2021年底,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11.56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4.09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5.30人,均高于青海省平均水平。
保障群众健康安全方面,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长期保持95%以上,以县为单位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覆盖率继续保持100%。全市实现碘缺乏病、饮水氟中毒消除和控制,地方病防治专项攻坚行动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率先在全省实现包虫病手术患者清零。连续10年未发生人间鼠疫疫情。迅速果断处置疫情,实现院内医务人员零感染、院感零发生、患者零死亡。
此外,深入实施健康西宁20个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幸福西宁• 健康药箱”及13种慢性病药品补助惠民政策,深入开展慢病签约服务管理,成立“3+1+N”全科医生签约团队。全市预估人均期望寿命达75.74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新生儿死亡率为4.39‰、婴儿死亡率为5.26‰、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7.31‰、孕产妇死亡率为6.05/10万,创历史新低。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建成标准化母婴室40个,市级示范性托育机构7家,婴幼儿照护指导中心8所。率先在全省建成中西医康养中心,建成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5个,医养结合机构17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