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本網專稿

生態攝影師焦生福:用光影留住生靈萬物之美

2023年02月17日16:47 | 來源:人民網-青海頻道
小字號

“我不知道怎樣表達自己對攝影的熱愛,從我拿起相機的那一天起,攝影就滲入我的生活,為我平凡的生命抹上一層令人陶醉的色彩。”

焦生福。受訪者供圖

說這話的人叫焦生福,是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青海省祁連山自然保護協會首席簽約攝影師。

“手拙,操弄不了纖細的畫筆,相機便成了我的圓夢使者。”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在青海湟水上游,群山懷抱的一個小山村裡,風景如畫、綠草如茵、牛羊滿山……這如夢如幻的家鄉景色,讓自幼生活在這裡的焦生福萌發了讓家鄉景色永恆定格的理想。

長期的自然資源管理工作使得焦生福年復一年浸潤於有大美而不言的山川疆土,“特別是野生動物的靈動牽動著我的視神經,震撼著我的心靈。”2012年,焦生福正式進入專門的生態攝影領域,用相機記錄的沖動,用鏡頭創作的欲望也從未停止。

十多年來,焦生福扛著相機奔走於青藏高原冰川雪野、草原山川,斬獲了多個重量級國際攝影大賽獎。“豐富多彩的野生動物世界,大美的自然風光是我們生態攝影人取之不盡的素材庫,有無數畫面等著我們去捕捉。但以什麼樣的視角去捕捉什麼樣的內容,卻是每個攝影人自己的事。”

圖為焦生福作品《居安思危》(組照《藏狐成長的日子》選一),獲得2018年德國第5屆AC-FOTO國際攝影公開巡回賽美國攝影學會(PSA)金獎。

“這些美好的瞬間,勝過了我任何的拙劣表達”

《藏狐成長的日子》這組照片的拍攝過程是焦生福難忘的拍攝經歷,這組照片拍攝於青海省天峻縣境內,每年的4月底至5月初,是藏狐產崽的季節,藏狐媽媽每天外出捕食,看護幼崽不受天敵的侵害。拍攝這樣的畫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要發現它的“產房”——藏狐窩﹔其次,要征得草原主人的同意。好在長期的野外工作,使焦生福結識了很多牧民朋友,接到牧民朋友發現藏狐產崽的電話后,焦生福便驅車直奔目的地。“我不敢下車,怕驚動到它們,直接在車窗上支好相機,准備抓拍時,藏狐媽媽發現了我,一溜煙不見了蹤影,本來在腦海裡構成的畫面,眨眼間消失殆盡。”此時在一旁的牧民朋友開玩笑地說:“不要灰心,先去家裡吃糌粑,再慢慢的想辦法吧。”

第二天,焦生福又開車在遠離藏狐窩80米左右的地方蹲守。天剛蒙蒙亮,藏狐媽媽從洞穴裡探出頭來,看見汽車,尖叫了一聲后又從另一個洞口逃走了……一直到天黑小藏狐都沒有出洞,藏狐媽媽也不見蹤影。連續兩天空手而歸,焦生福有些失落,晚上和牧民朋友聊天時,他們讓焦生福試試挖掩體的方法,被一口回絕,“這樣一來破壞草原,二來怕驚嚇著藏狐,萬一它很可能趁著夜深人靜的時候搬了家,這種干擾野生動物生活規律的事,咱千萬不能干。”夜晚,牧民朋友帶著微醺進入了夢鄉,而焦生福還在苦苦思考拍攝方案。

接下來的幾天,焦生福採取每天靠近一點的方法,慢慢向最佳距離深入,直到第七天,到達了最佳的拍攝點。“這時,藏狐媽媽不怎麼怕我了,只是在聽見‘咔擦咔擦’的快門聲時,回頭望望我,小藏狐也許得到了媽媽的指令也全然不顧我。”拍攝到了滿意的畫面,焦生福准備滿意而歸時,發現離家已經十多天了。

圖為焦生福作品《肯得可克》,獲得土耳其MagicLife國際攝影大賽自然組國際藝術攝影師協會(IAAP)金牌。

好照片的拍攝,與拍攝地有很大的關系。焦生福對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烏圖美仁鄉的肯德可克(巴榮西裡)這個地方情有獨鐘。好幾幅得獎照片,如《奔跑的野牦牛》《憤怒》《山雨欲來》和《角逐》等作品就拍攝於這個地方。“這些美好的瞬間,勝過了我任何的拙劣表達,詮釋著我的觀點,承載著我的情感。”對於焦生福來說,這是一個創作的福地:一個令他想象力豐富的地方﹔一個讓他琢磨動物世界的地方﹔一個表達野生動物喜怒哀樂的地方。因此,一有時間,他就往這個地方跑,十多年來,基本上每年都去一次。

對於生態攝影師而言,他們有“人與動物都一樣”的朴素認知,將動物乃至萬物放在了與人類平等的位置去審視。所以,在焦生福的鏡頭裡那些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動物與自然飽含溫情的畫面,正是生態攝影作品中傳達的力量,這些力量遠比想象中強大……

(責編:劉沛然、張莉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