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青海|建成退役軍人服務機構3576個

人民網西寧10月13日電 (顧斐菲)10月13日,“青海這十年”退役軍人工作專場新聞發布會召開,據介紹,自2018年11月26日挂牌成立以來,青海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緊緊圍繞“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讓退役軍人成為全社會尊重的人”奮斗目標,全省縣級以上退役軍人事務行政機構全部組建,建成省市縣鄉村五級退役軍人服務機構3576個,依托社會力量建設退役軍人創業孵化基地、社會力量同向發力的組織管理體系基本建成。
三年來,青海省退役軍人事務廳推進軍隊人員派駐機制,建立軍地互辦實事“雙清單”制度,探索部門協調聯動模式,推動將退役軍人工作納入市州縣績效目標考核體系和平安青海創建考評重要內容,軍地協同、部門合力、上下聯動的工作運行體系有效構建﹔出台涵蓋退役軍人思想引領、服務管理、權益維護以及雙擁共建等方面政策文件30余個。
三年來,青海省退役軍人事務廳推動實施退役軍人名錄和事跡載入地方志,推薦獲評“全國模范退役軍人”7名、“全國最美退役軍人”2名、“全國先進軍休干部”1名,表彰“全省優秀退役軍人”17名﹔打造志願服務品牌,全省廣大退役軍人響應號召,積極投身生態保護、鄉村振興、基層治理志願服務活動。
三年來,青海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累計接收安置退役軍人7200余名,轉業軍官、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和退出消防員安置率100%﹔全省退役軍人適應性培訓參訓率90%以上,有培訓意願退役士兵技能培訓參訓率達到100%﹔加大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扶持,出台公務員招考、事業單位招聘、消防員招錄傾斜政策,常態舉辦線上線下就業招聘活動,鼓勵省屬國有企業積極吸納退役軍人就業,全省退役軍人就業實現“質量、數量”雙提升。
三年來,青海省內一級因戰殘疾軍人撫恤金標准由2018年的80140元提高到今年的116270元,自主就業退役士兵地方一次性經濟補助金標准從31515元提高至37445元﹔完成5500余名退役士兵社會保險補繳工作﹔自今年5月份青海省啟動優待証申領工作以來,累計申請受理6.3萬余人次。
三年來,青海省7個城(縣)、2個單位、1名個人被命名表彰為全國雙擁模范﹔命名表彰14個城(縣)、50個單位、50名個人為全省雙擁模范,推動雙擁共建蓬勃發展﹔大力支持駐青部隊基礎設施建設,有效改善官兵工作和生活條件,傾力解決官兵家屬就業、子女入學等困難,擁軍優屬氛圍進一步濃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高山兀鷲:“毛球們”的成長故事
- 高山兀鷲屬於大型猛禽,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常見於我國青海、新疆、甘肅、西藏等地,棲息於海拔2500-4500米的高山,翼展可接近3米,是我國體型最大的猛禽之一。最近,西寧野生動物園的高山兀鷲 “六毛球”和“七毛球”半歲了!“六毛球”是國內首隻親鳥育雛的人工繁育高山兀鷲﹔“七毛球”是首隻在人工巢穴中孵化成長的高山兀鷲,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它們的成長故事。…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