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

社會保障網越密 幸福起點越高

王宥力
2022年09月29日08:52 | 來源:青海日報
小字號

青海省首張藏漢雙文字社保卡在玉樹藏族自治州發放。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民政廳供圖

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是民生安全網,也是百姓“安心”網。

黨的十八大以來,青海社會保障事業進入高速發展時期,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惠民政策接續落地,保障待遇持續提高。社會保障緊盯百姓的煩心事、揪心事、操心事,以智慧服務為抓手,用改革的辦法和創新的思維解決發展中的問題,讓更多的群眾享受發展成果,不斷提升城鄉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

基礎保障:覆蓋和待遇雙增長

群眾的所想所盼,就是青海社會保障工作的著力點和發力點。

這十年,青海社會保障始終堅持全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不斷深化社會保險制度改革,實施全民參保登記計劃,基本實現法定人群全覆蓋的目標。

社會保險是社會保障的重要內容。青海省先后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完成職工和居民兩大基本養老保險的跨制度銜接,實現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養老保險制度並軌﹔率先實現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省級統籌,形成以基本醫療保險為主體,大病醫療保險為補充,醫療救助為托底,醫療互助、應急救助、商業健康保險、慈善救助等共同發展的多層次醫療保障制度體系。由此,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制度體系基本建成。

讓更多的群眾分享紅利,才能真正體現出制度和體系的優越性。青海省全面實施全民參保計劃,持續推進參保擴面,擴大覆蓋范圍。截至2021年底,全省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基本實現法定人群全覆蓋。脫貧攻堅期間,青海省將符合條件的36.55萬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納入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范圍,參保率達到100%。今年,“快遞小哥”被優先納入工傷保險參保范圍,這份權益保障可謂及時又實惠。

全省社會保障待遇水平穩步提高,把最大的實惠穩穩地裝進百姓的錢袋子。黨的十八大以來,青海省連續10年調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月人均養老金從2012年的1906元提高到2021年的3749元﹔8次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水平,基礎養老金從每人每月55元提高至185元,比國家規定標准高92元﹔連續10次調整提高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和供養親屬撫恤金標准,工傷職工待遇穩步提高﹔先后4次調整提高失業保險金標准,由月平均730元提高到1530元。今年,青海省再次調整城鄉居民醫保籌資標准,城鄉居民醫保人均籌資標准提高到1030元。

同時,青海省積極落實社會保險費“減免緩返”政策,為企業減免養老保險費28億元﹔加大援企穩崗力度,累計發放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資金16.3億元。

一個個穩步增長提高的數字,帶給青海老百姓的正是幸福生活的底氣。

服務保障:精細和效率雙提升

“以前單位辦理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3個險種的人員增減需要分別去3個窗口,有增有減就需要排6次隊,增減人員多的,可能半天都辦不完。現在,三險合一,一個窗口就可以辦理,同時實現線上辦理,單位隻需要在線上提交即可,無人員增減的企事業單位3秒鐘就可以完成申報。”

這段描述是青海省社會保障事業推進經辦服務數字化轉型的生動變化。黨的十八大以來,按照國家“放管服”改革的總體要求,青海省不斷優化服務流程,推進社保經辦數字化轉型。

全省深入推進“多証合一”登記制度改革,推動養老保險經辦業務與“互聯網+”技術深度融合,開展“一網通辦”,網上生存認証,不見面服務等,跨省轉移接續實現網上申請、線下經辦、終端反饋,省內轉移接續實現“簡單辦、提速辦”。已實現87項“一網通辦”事項、5項“打包辦”事項、28項“跨省通辦”事項、53個“快辦”事項線上運行,辦理速度普遍提高50%以上。“一網通辦”讓社保經辦服務發生了全方位、深層次的轉變,真正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令人欣喜的是,全省縣級以上經辦機構網上可辦率達到100%,讓社保服務更加便捷、高效、有溫度。

網上經辦雖然帶來了眾多便利,可對於老年人來說卻“有點難”。人社部門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在平穩高效推進經辦服務數字化轉型的同時,各經辦機構特意保留了老年人“綠色”通道,為老年群體提供貼心、暖心的服務。

服務要在高效上下功夫,更要在精細上做出彩。青海省人社部門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兩條腿”走路,通過設置綠色通道、安排專人引導、設置藏漢雙語引導員等措施,切實為老年人提供貼心服務。同時,為解決省內高齡、失能、空巢老人的“認証難”問題,人社部門成立5支小分隊,上門協助80周歲以上高齡、空巢和行動不便的老年人使用“青海人社通”App進行資格認証,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受到了老人們的頻頻點贊。

高效的網上辦,貼心的窗口辦、上門辦……一系列社會保障服務把更多的便利和暖心帶給群眾。

兜底保障:精准和扎實雙提質

兜底線、固基礎、強基本。黨的十八大以來,青海省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全面推進,兜底性保障工作成效明顯,各類民政救助保障標准調整提高,低收入人口實現動態監測,全省兜底保障為困難群眾帶去了安心、舒心和更多的安全感。

全省民政部門切實把握基本民生保障落腳點,織牢托底網。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累計投入各類民政救助補助資金272.31億元,切實發揮兜底保障職能。

十年來,全省兜底保障更加扎實。著力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和救助幫扶,實時掌握低收入家庭人口、收入、財產變化以及剛性支出情況,對生活有困難的家庭主動做好協助申請,確保符合條件的低收入人口應保盡保,堅決守住防止規模性返貧的底線。連續三年提升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保障標准,在全國率先將重病、重殘、困難家庭等困境兒童納入生活補貼范圍。持續提升救助管理服務水平,投入流浪乞討人員救助資金2.479億元,累計發放殘疾人兩項補貼11.38億元。

保障有力度,服務有溫度。大力拓展提升基本社會服務,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也是全省民政人的奮斗目標。十年來,青海省各地區結合實際,不斷探索開展養老服務新模式,形成了一批特色鮮明、實際效果顯著的養老服務方式和經驗。全省扎實推進養老服務綜合改革,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受益老年人超過150萬人次,培育和發展社會組織、家政公司120多家。組織實施22個救助站和未成年人保護中心,建設兒童福利機構32個,村(社區)“兒童之家”覆蓋率達到90%以上。

曾經,社保陽光是無數人心上的願景﹔今天,這束光已經暖暖地照進了現實,越照越亮。

(責編:顧斐菲、劉沛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