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科教文衛

黃南藏醫藥讓民族醫藥“活起來”

何君
2022年07月19日16:49 |
小字號

迎著七月的朝陽,走進黃南州藏醫院制劑中心,循著扑鼻而來的藏藥馨香味兒,隨工作人員來到藏藥生產車間。一大早,制劑師、質檢師李加東智就和同事一起准時換上潔淨的工作服,在做好消毒防護后,開始選材、清潔、炮制、制丸等工序。

黃南藏醫藥讓民族醫藥“活起來”。黃南報供圖

藏藥生產工序復雜、制作內涵深奧,關乎百姓用藥安全,不能有絲毫疏漏。車間內,藏藥制劑師和質檢師28人,每人分工不同,緊張有序地對藥材進行提取、濃縮、制粒、總混等工序,所有藥品均需經過七七四十九天,甚至更長時間的炮制才能制成成品。總混顆粒經檢驗合格后,便進入了包裝線。在包裝線上,經精准分裝、裝盒、裝箱、檢驗……一箱箱包裝好的藥品最終進入用藥領域。

“我在這個崗位上工作了12年,對制劑過程了然於胸,但是面對新的疾病和標准化的制作原理,我仍然需要持續地學習和積累經驗,才能保証不被新時代所淘汰。”李加東智深有感觸地說。“比如這個三十一味鬆石丸,得經過40天的炮制,通過質檢合格后,才會送往裝續車間,完成最后一道工序。”李加東智介紹。

一條條現代化的生產線,大大提高了產品的產量和質量。工作人員全年幾乎“泡”在車間,負責所有藥物的制作流程和質量檢測。嚴格執行選材、制劑、成品、質檢等一道道標准工序,車間內獨具特色的操作流程、科學規范的生產工序,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人深切感受到,看似簡單的“制劑”,其實蘊藏著對藏醫藥弘揚與傳承的秘訣。

據了解,目前黃南州已發布藏醫藥非遺項目24項,14項屬於藏醫常用診療項目,其中藏醫“能秀”推拿療法、七十味珍珠丸“歐太”炮制技藝、藏醫“建麼茲”療法、藏醫蒸浴療法等4項是黃南州藏醫院申報和保護的文化遺產項目。傳統藏醫的特色治療,將讓該院成為黃南州及毗鄰地區群眾看病就醫的首選。

黃南藏醫藥讓民族醫藥“活起來”。黃南報供圖

走進醫院就診室,藏藥的清香就扑鼻而來。“藏醫治療效果確實好,今天是我住院的第3天,痛感已經減輕了不少。”正在做針灸治療的患者才太吉說。58歲的才太吉是同仁市扎毛鄉的村民,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已經7年了,期間,她一直忍受著病痛的折磨。直到2020年來到州藏醫院治療兩星期后,症狀得到明顯緩解。而今年就診,是由於到高寒山區挖虫草,食用涼性食物后,導致舊病復發。

“因氣候、海拔、飲食等多方面原因,這裡很多農牧民患有關節炎、高血壓、肝膽病、胃腸炎等疾病。像類風濕性關節炎這種頑固性疾病,我們通過藥浴、針灸、熱敷、口服藏藥等內外結合治療方法,治療效果明顯。去年,我院共有412例患者治愈出院。”外治科主任楊忠先介紹。

“由於藏醫藥在治療未病、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方面有良好的功效,診療服務價格低廉,所以許多農牧民都會選擇看藏醫。拿去年來說,僅肝膽疾病患者,州藏醫院就收治了335例,療效特別明顯。“肝膽科主任周先卡有感而發。

黃南州藏醫院副院長楊杰才讓所說:“藏醫治未病范圍廣、內容多,通過提供情志、飲食、運動、藏藥干預調養和非藥物干預調養,使身心健康相協調,達到防微杜漸,降低疾病發生率,其重在深入挖掘、繼承發揚、突出特色、創新發展。”

如今,黃南州藏醫院已建成8個重點特色專科,可獨立配制完成255種藏藥制劑,89種已納入國家乙類醫保目錄,院內藏藥制劑在省內6家醫療機構及13家鄉鎮衛生院調劑使用,形成了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安全有效、臨床價值高的熱貢藏藥產品。(來源:青海省衛生健康委員會)

(責編:楊啟紅、張莉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