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峻新源派出所:加強市域社會治理 助力平安海西建設

海西州天峻縣公安局新源派出所深刻認識“堅定中心派出所擔當,助推天峻平安發展貢獻公安力量”的發展定位,加強社會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在市域社會治理方面作了一定的探索,以先行示范的標准,推進全縣公安機關社會治理能力和平安天峻縣建設邁向新台階。
“5+X模式”打造基層治理聯動工作新模式
“調解矛盾糾紛38起,化解36起,調解成功率95%……”這些成果的背后,得益於海西州天峻縣新源派出所積極推行的“5+X”社會治理新模式。新源派出所成立於2003年,全所共有民(輔)警23名,其中少數民族15名,管理常住人口11428人,管轄約 3367 平方公裡。
派出所民警介紹“5+X模式”。人民網 況玉攝
新源派出所充分發揮公安機關維護生態環境保護主力軍職能作用,以全省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為陣地依托,以縣局“黨建+”工作模式為工作動力,推廣形成新源“5+X”工作模式,即以公安局、應急管理局、人社局、司法局、發改局“5”個單位為常駐職能部門,以生態環境局、林草局、市監局、自然資源局等“X”個相關部門為服務單位,推動各類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推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新源派出所教導員林永清2018年從木裡派出所調至新源派出所,全程參與了“5+X”治理模式從無到有的過程。“以前由於我們各單位之間沒有聯動,處理起一些事情來比較難。現在將各個單位之間打通后,大家都能積極配合,能更好地服務於當地群眾。”
“三個密碼”筑牢社會和諧穩定新防線
抓基層、打基礎,真心為民化矛盾。派出所作為社會治理“前沿陣地”“神經末梢”,立足基層基礎各項工作,強化“十八般武藝”,提升打、防、管、控、服等各項技能,做到轄區大事小事“事無巨細”、治安要素“了然於胸”。
2021年9月,居民李某、馬某因工程問題產生矛盾,進而發生車輛攔堵施工工地的事件。派出所得知情況后,逐一梳理矛盾點,勸說雙方冷靜處理事情。同時,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帶領雙方前往縣勞動監察大隊,協同進行調解,最終雙方達成一致,成功和解,從源頭上避免治安、刑事案件的發生。
新機制、好方法,多措並舉護平安。新源派出所始終立足將基層黨建融入轄區社會治理的各方面,實現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有機銜接、良性互動,以人民為中心精准施策、以問題為導向力解難題,多角度研判、多方位出擊,探索出符合轄區社會治理創新新路徑。
自2021年底,州縣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項目推進以來,新源派出所積極借鑒礦區綜合整治期間全縣“5+X”工作經驗,以縣局“四同共治”試點模式為思維導圖,建立由派出所民警、鄉鎮綜治工作人員、鄉鎮司法工作人員、駐村工作人員、社區村社、村警組成的聯調聯處、聯防聯控組織,形成縣委政法委統籌、縣局派出所推進、鄉村兩級組織配合的警務新機制,實現矛盾糾紛調解“公調對接”無縫銜接。
想群眾、辦實事,實實在在促和諧。警力有限、民力無限。新源派出所從社會治安防控入手,突出從源頭抓好遏制矛盾糾紛工作目標,落實全州公安機關2022年工作要點,積極與縣住建、物業公司等對接全面推進“平安小區”“無詐小區”等創建工作。同時,針對轄區各行業場所管理實際,對轄區街面經營商鋪實行“線上動態、線下常態”管理模式,全力構建新型社會治理體系。
新源派出所工作日常。人民網 況玉攝
據介紹,新源派出所還建立了由派出所民警、鄉鎮綜治工作人員、鄉鎮司法工作人員、駐村工作人員、社區村社、村警組成的聯調聯處、聯防聯控組織,形成縣委政法委統籌、縣局派出所推進、鄉村兩級組織配合的警務新機制,實現矛盾糾紛調解“公調對接”無縫銜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天地交、萬物通 讓青海路暢、心更暢
- 作為“兩路”精神發源地之一,青海對修路這件事有一種特殊的感情——高寒、高海拔的惡劣環境下,最稀缺的是氧氣,最寶貴的是精神。 在這裡修路是什麼體驗? 祁連山2號隧道全長6044米,是我國首條高原、高寒、高瓦斯、高硫化氫“四高”隧道,也是青海省公路建設頭號高風險隧道。…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