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家政”托起“七彩人生”

參加技能培訓,讓家政服務人員更專業。互助縣就業服務局供圖
“您家裡收拾干淨了,感謝您對我們互助家政的支持,再見!”萬有蓮身穿印有“互助家政”字樣的藍色工服,從西寧市城北區盛世華城走出,緊接著就要去恆大名都一位業主家擦玻璃。
“到年底了,我們公司忙得不可開交……”來自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台子鄉峽門村的萬有蓮手提工具箱,上午兩家,下午三家,居家保潔、新房保潔、清洗家電、收納……樣樣干,樣樣行。打開她的工具箱,裡面全是寶:清潔劑、鏟刀、玻璃水、水桶、噴壺一應俱全,還有七塊顏色不一的抹布,組成彩虹一般的顏色,非常引人注目。
“這是代表我們‘互助家政’的七彩抹布,一種顏色的抹布隻擦一塊區域,改變了過去家政行業一塊抹布擦到底的情況。”
萬有蓮所說的“七彩抹布”不僅擦亮了業主的家,更是擦亮了“互助家政”這塊金字招牌,讓許許多多互助人走出農村,立足省城,過上了“七彩人生”。
互助縣台子鄉峽門村是個腦山村,距離縣城15公裡,交通閉塞、資源匱乏,精准扶貧政策實施以前,這座小村落發展滯后得就像與世隔絕一樣,很多村民都沒有出過村,更別說去西寧看看。
就像村民吳成禮描述的那樣:“以前我連互助縣城都沒去過,西寧城也只是聽人家說有多好,干完農活就和鄰居們打牌,想都沒想過省城原來這麼大。”
2005年,吳成禮在親戚的帶領下,第一次走出山村,走進縣城、省城,干起了家政。擦玻璃、當小工,最開始他連客戶的地點都找不到,拿著一張地圖走街串巷,到后來他發現家政原來可以很掙錢,叫上鄰居干起了家政公司,他就此“發了家”,成立了青海佳旺家政服務有限公司,年收入達20萬—30萬元。
從“拿著地圖找地方”到“開公司開遍西寧城”,一傳十,十傳百,萬有蓮、吳成禮等人作為峽門村家政服務的第一批“試水者”,帶動全村200多人干起了家政業務,一人幫一人,一代傳一代,如今峽門村全村240戶865人,50%的村民靠從事家政服務脫了貧,憑借忠厚、誠信、踏實的本性,硬是闖出了一條依靠家政行業發家致富的路,現在又搭上鄉村振興的順風車,家政服務干得風生水起。
截至目前,全村依法登記注冊的家政公司達19家,帶動300余人從事家政服務,人均年收入普遍在5萬元以上,家政服務已成為全村重要且穩定的就業增收渠道,峽門村也因此成為響當當的“家政村”。
“調研發現,西寧市家政服務業從業人員70%來自互助縣,主要從事居家保潔、保安、搬家、保姆、月嫂、護工等工作。”互助縣就業服務局局長曹有德介紹,像峽門村一樣靠家政服務實現“變道超車”的“家政村”還有東和鄉麻吉村、東山鄉吉家嶺村等,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從事家政服務業的互助籍從業人員約5000多人,直接或間接帶動近2萬人從事家政服務行業並從中受益,其中原建檔立卡貧困戶佔總從業人員的10%,人均年增收3.5萬元。
經過10多年的發展和沉澱,在全省家政服務市場上,“互助家政”勞務品牌影響力已然形成。
脫貧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為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互助縣通過打造“互助家政”勞務品牌,摸索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破題之路,一步步成就了土鄉人穩崗就業,闊步走向“七彩人生”的夢。
2021年3月,互助縣家政服務業協會應勢成立,吸納會員單位達84家,讓更多互助家政從業人員有了“歸宿”。
今年44歲的解成兄是互助縣哈拉直溝鄉毛荷堡村人,2020年5月成立青海樂幫家政綜合服務有限公司並加入互助縣家政服務業協會。“我認識很多殘疾人,他們家庭困難,沒有收入來源,就想通過開家政公司提供就業崗位,讓他們有一份穩定的收入,改變現狀。”談及開公司的初衷,解成兄臉上露出一絲柔情。
樂幫家政共有員工38人,其中22人是殘疾人和原建檔立卡貧困戶等。哈拉直溝鄉裡外台村村民李培玉,媳婦和孩子均重度殘疾,家庭困難,跟著解成兄干了家政后,家庭情況才有所改變,現在他在縣城做保安、打掃衛生,月工資2400元,還有保險,加上獎金補助等,生活逐漸有了起色。
互助縣家政服務業協會會長任成明說:“協會鼓勵發展員工制家政公司,改變過去‘夫妻模式’和‘中介模式’,不僅可以提升服務質量,還能促進員工依法穩定就業。”
家政工作時間自由靈活,行業門檻較低,技能簡單易學,村民出得來、留得住、干得好,能帶動更多農村富余勞動力和就業困難人員實現穩定就業。互助縣就業服務局花大力氣、下大功夫,持續鞏固提升“互助家政”勞務品牌,促進家政服務產業化發展,促進鄉村振興。
如今,“互助家政”品牌打得響亮,過去單打獨斗的零散家政服務人員開始摸索著規范化、多元化發展,封閉式專項提升培訓、家政服務提質擴容培訓、發展家政服務對外輸送等,互助家政圈好不熱鬧。
“我今年到北京培訓,不僅見了世面,回來還富了口袋。”說起現在的發展,吳成禮掩不住笑意。
一波波家政服務提質擴容的大動作,讓村民搖身一變,從“農民”變成“工人”,從“臨時工”變成了“正式工”。他們統一穿著印有“互助家政”的工服、背著裝有“七彩抹布”的工具包,不見了“站大腳”的“卑微”,有了“互助家政人”的驕傲和自豪。
任成明說:“現在大家工作穩了,收入穩了,互助家政人的心更齊了,對生活也更自信了。”
家政行業是朝陽行業,要讓農民手握有奔頭的產業,才能促進鄉村振興有序發展。無疑,互助七彩抹布擦出了七彩人生,托起了土鄉七彩之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