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黨史·辦實事 對話地方領導”
專訪︱西寧市城西區委副書記、區長袁文:辦好“百姓事”,讓民生答卷溫暖而厚重

近日,西寧市城西區委副書記、區長袁文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就“城西區如何創新方式方法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城西區如何統籌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與具體工作”等話題接受人民網專訪。專訪中,袁文介紹,城西區始終把為民辦實事作為檢驗黨史學習教育成果的“試金石”,把人民至上的理念付諸於改革發展的各方面、全過程。同時,城西區始終聚焦民生痛點難點,打通服務堵點斷點,用情用心辦好“百姓事”,讓西區民生答卷溫暖而厚重。
袁文(右二)在基層調研。西寧市城西區委宣傳部供圖
人民網: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提出“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總體要求,強調全黨同志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城西區是如何創新方式方法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
袁文:城西區聚焦“六個專項行動”,深刻領會“六個進一步”要求,堅持以更高標准、更嚴要求、更實舉措,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以西寧市和城西區第十五次黨代會精神為引領,科學謀劃未來五年各項工作,奮力譜寫現代美麗幸福大西寧城西篇章。
抓關鍵少數,促全員參與。堅持把學習作為“第一議題”,抓住領導干部“關鍵少數”,堅持學習“四史”、學習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等,切實發揮黨委帶頭作用,區委常委會和區委中心組集中學習38次,專題研討7次,舉辦慶祝建黨100周年專場座談會3次,依托“紅色路線”開展主題宣講70場次。抓住黨委、黨組、支部、黨員四個主體,通過引入“花兒”黨史、推出“紅色抖音”、組建“紅色講師團”等多種載體和形式,全面構建專家講學、黨員領學、活動促學、服務幫學、討論研學、競賽督學的“學習網”,全區420個支部交流研討1324次。
抓跟蹤問效,促效果落實。把“嚴”的總基調貫穿黨史學習教育全過程,城西區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嚴格落實“日碰頭、周全會、旬協調、月匯報”推進機制,通過專題會議、工作會議、研討會議,研究全區黨史學習教育貫徹落實措施,保障推進有序有力。黨史學習教育指導組,通過隨機抽查、調研走訪、列席旁聽等方式,開展督導督查5輪次,指出問題86條,力促黨史學習教育不走偏。
抓學用結合,促質量提升。堅持以深學細悟引領弄通做實,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圍繞“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區級領導通過包保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等機制,一把手走流程、走訪商協會等方式,找准影響經濟發展的“堵點”,積極把握“四地兩體系”發展機遇,推動現代金融、現代商貿、總部經濟、樓宇經濟不斷提檔升級,推進全區內涵式發展。各級黨組織通過“黨群議事會”“網格微管站”等機制,訪民情、解民憂,傾聽群眾呼聲,找准民生“痛點”,圍繞民生領域的共性問題,不斷深化教育、衛生、文化等領域的改革,提升群眾生活品質。結合全區作風建設,以“我的崗位我負責、我在崗位請放心”崗位建功立業活動為載體,建立問題清單,明確工作措施,逐一銷號解決民生難題。
人民網: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印發的《關於〈“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工作方案〉的通知》指出,要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城西區是如何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同具體工作結合起來同步推進的?
袁文:城西區始終把為民辦實事作為檢驗黨史學習教育成果的“試金石”,把人民至上的理念付諸於改革發展的各方面、全過程,編制城西區“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綱要、城西區第十五次黨代會報告和十九屆政府工作報告,把青海省委“一優兩高”和西寧市委建設現代美麗幸福大西寧戰略部署轉化為推動地區發展的具體實踐。
完善機制,助力發展。圍繞推進企業發展,嚴格落實區級領導包保重點企業、走訪商協會等機制,搭建與企業家常態化的溝通平台,區級領導分類走訪15家商協會、6家能源企業和46家金融機構,聽取企業在以商招商、優惠政策落地、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的意見建議27條,協調解決企業提出的問題和遇到的困難24個。積極搭建政銀企對接平台,全面落實減稅降費各項政策,培育和孵化綠色產業,全力支持優質民營企業和中小微企業發展。牢牢抓住全省打造平台經濟發展機遇,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與京東科技、重慶大龍網等平台企業達成合作意向,積極培育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等新產業新業態,始終把發展作為推動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重要舉措。
守正創新,激發活力。精准推進“放管服”改革,探索實施貼近式政務服務,成立了青海省首個政務服務流動工作站,先后8次把政務窗口搬進商圈樓宇,通過“現場辦”“掌上辦”“快遞辦”,為企業和群眾提供醫保、社保、稅務登記等35項服務,受益企業和群眾達5000余人次。全面架構“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實踐路徑,通過政務服務網+政務一體機,實現新生兒醫保、城鎮職工靈活就業等12個事項全流程網上辦結,72個事項區域通辦,線上完成4萬余人高齡補貼認証工作,線上辦結1000余件門頭審批、垃圾清運等業務。全面開展“一把手走流程”,圍繞群眾辦理的高頻事項,提出優化意見建議,新增網辦事項2項,減環節4項、減材料34項、縮短時限206個工作日。實施企業開辦全流程一個工作日模式、推行工作日全時段“不斷崗”、周六上午“不打烊”政務服務模式,免費為群眾打印、沖印政務服務事項所需資料、照片,全區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建立清單,加速落實。結合全區作風建設,緊盯群眾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存在的普遍性問題、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謀劃項目、研究政策。嚴格落實區級領導包保重點項目機制,採取“周檢查、旬協調、月督辦”協調機制,全面推進項目建設,30項重點民生實事項目已全部完成﹔71項政府投資項目已完成56項。齊抓共管城市“裡子面子”,大力推進8055套老舊小區樓體節能保溫和基礎設施改造,同步拆除567間老舊煤房,增加院內小花園33處、停車位240個,實現老舊小區“顏值內涵”雙提升。不斷提升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推進七一路、古城台片區等8條市政道路雨污分流改造﹔建設10座特色花橋、14處盆花景點和五大建黨百年主題生態景觀,為城市增綠、添彩。大力開展“城市病”專項治理工作,全面整治道路安全隱患、道路交通無障礙環境不通暢等問題,累計修復車行道路面58590平方米 ,修復人行道路面3592平方米,維修路緣石759塊,背街小巷裝燈、亮燈率達98%。
人民網:扎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不僅要讓廣大黨員、干部受洗禮、有提升,也要讓群眾受教育、得實惠。城西區如何聚焦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增進民生福祉?
袁文:城西區始終聚焦民生痛點難點,打通服務堵點斷點,用情用心辦好“百姓事”,讓西區民生答卷溫暖而厚重。
深入走訪,找准問題求細。縣級領導干部通過實地走訪調研,聽取意見建議、了解基層和群眾需求、解決突出問題﹔各級黨組織充分發揮網格員宣傳覆蓋廣、掌握信息快的優勢,察民情、聽民聲,深入排查基層和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各社區黨組織通過“黨群議事會”集中找、“網格微管站”線上找、“干群聯絡組”主動找、“志願服務站”廣泛找等方式,廣泛傾聽基層民意,認真梳理問題清單,為定准項目、辦好實事提供依據。
務求實效,踐行宗旨求精。構建“黨建引領、網格管理、多元共治、服務發展”的基層社會治理模式,讓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惠民實效。全區各級黨組織針對排查梳理的問題,依托52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推出一批便民利民、扶弱濟困、文化生活、技能培訓等志願服務項目,依托“移動辦公桌”“城市微綜合體”等服務平台和治理機制,基層黨支部完成承諾踐諾民生實事792件,完成“我的崗位我負責、我在崗位請放心”責任清單實事2771件。
著眼民生,強化保障求實。始終堅持以百姓心為黨心,圍繞百姓關注的教育、醫療等大事、要事,強化頂層設計。通過“職業技能培訓+搭建就業平台”方式,新增就業6683人,失業人員就業6813人,轉移農村就業2081人。全力做好“一老一小”照護服務工作,建成2個鎮辦級養老院,新增家庭照護床位240張,成立運行0-3歲托育機構12家。持續推進家庭醫生“七進四送”服務,建成通海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疾控中心,家庭醫生簽約履約率達97.3%。認真落實學前教育普惠優質發展和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要求,新建2所小學和1所公辦幼兒園,明年將增加義務教育學位3300個,學前教育學位450個,大班額將控制在1.5%以內、普惠性幼兒園將達100%。深入推進“書香之城”建設,五峰書院城市書房達到10家,自助閱讀圖書機已安裝7處,全國中華吟誦實驗區落戶城西區。建成體育公園,安裝28處370件健身路徑器材,8個學校體育場館節假日對外開放,群眾休閑健身有了更多去處。
人民網:今后,城西區將如何持續高標准高質量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袁文:城西區將持續提高思想站位,扛起政治責任,高標准高質量抓好黨史學習教育各項任務,在新時代趕考路上交出更加優異的答卷。
圍繞主題主線,走好多樣化學習模式。把學習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作為各級黨組織當前理論武裝工作的重中之重,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核心內容,通過“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活動,推進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融入日常、成為經常,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確定的目標任務上來,將學習宣傳貫徹的過程轉換為聚力建設現代美麗幸福大西寧城西篇章的具體行動和實際成效。
強化氛圍營造,引導盤活平台資源。用好先進典型,深化“學習身邊榜樣活動”,引導各族群眾學習先進典型和身邊榜樣。推動學以致用,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作為賡續紅色血脈的重要內容,引領黨員干部深刻把握全會精神的豐富內涵和精神實質,激勵廣大黨員干部在做優品質、做強品牌、做高品位中感恩奮進、拼搏趕超。
聚焦重點任務,抓實踐行教育效果。以“六項專題行動”為契機,結合正在開展的民生實事項目公開征集活動,認真謀劃好明年的民生實事,推進民生實事向“裡子”工程傾斜,把好事實事辦到群眾的心坎上。以“改革”為綱,堅持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相結合,搶抓“四地兩體系”建設機遇,制定出台一系列支持總部經濟發展、新興產業等發展的政策措施,在構建內涵式發展的政策體系、服務體系上取得新突破。以“生態”為重,站在“國之大者”的高度謀劃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積極推進火燒溝生態綠谷、花園城區建設,不斷擴大生態產品供給,在打造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中創新作為。以“勤政”為先,密切干群關系,堅持就業優先戰略,構建區域聯動的就業創業服務體系,持續提升“物業+服務”社會救助范圍,全面提升愛老幸福食堂社會化運營能力,推進學前教育普惠優質發展,全面推進“健康服務共同體”建設。
人民網: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城西區將如何利用好人民網“領導留言板”,辦理好群眾留言,走好網上群眾路線?
袁文:城西區將始終堅持人民至上,把人民滿不滿意作為工作評判的標准。時刻關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全力落實“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理念,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認真關注基層、關心群眾、回應社會關切,廣泛聽取意見建議,切實解決網民反映的實際問題。城西區將對網民留言進行統計分析,對群眾反映較多,問題較為集中的事項,將通過建章立制,從根源上予以解決﹔對歷史遺留問題,將深入分析根源,建立協調聯系機制,推動多部門聯合解決。將通過專項督查督辦的方式,對各部門各單位回復辦理情況進行實地驗收,以動真碰硬的堅決態度壓實工作責任、轉變工作作風、提升服務效能,為聚力建設現代美麗幸福大西寧城西篇章提供堅強保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