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的余暉下,矗立在戈壁深處的定日鏡蔚為壯觀。 青海中控太陽能技術有限公司供圖
在海西廣袤的土地上,從高空俯瞰而見的便是茫茫的戈壁荒漠,這是受地理環境影響,亙古變遷遺留而成。
然而,在荒漠和城鎮的接壤地帶,戈壁荒漠樣貌卻已悄然發生改變。綿延數公裡的光伏電板如鑲嵌在沙漠脊背上的蔚藍鎧甲,高聳入雲端的吸熱塔從太陽那裡汲取著能量,遠處隨風旋轉的巨大風機,借著“風光”在浩瀚的戈壁荒漠“追風逐日”……
如這茫茫戈壁灘正在發生的變遷一樣,在新發展理念的引領下,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產業結構也從過去的傳統工業產業向新能源產業邁進,培育新的增長點、促進綠色發展、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海西趁勢而上,以光伏、光熱發電為主,裝備制造、新能源材料、光伏研究等並行的多元化發展脈絡已徐徐打開。
作為青海省首批發展新能源產業及光熱發電的地區之一,海西正闊步邁出高質量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的征程,借“風光”集聚磅礡的發展勢頭,奮力前行。
清潔能源,綠色發展,
進取正當時
這裡年日照小時數在3000小時以上,風能可用時間達3500-5000小時,年太陽總輻射量達到每平方米6618.3-7356.9兆焦之間……坐落於德令哈市新能源產業基地的青海中控太陽能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光熱發電技術研究與產業化推廣的企業,當初公司在選址時就是看上這裡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高原夏日,走進這家光熱發電企業,湛藍的天空下高聳入雲端的吸熱塔閃著熠熠光輝,腳底下4萬8千余片定日鏡將熱量反射到吸熱塔頂端的儲熱槽,“光”與“熱”的轉換就此開始。
從2013年7月這家公司的10MW塔式光熱電站並網發電,到2018年12月50MW塔式熔鹽儲能光熱電站項目投產,短短的5年時間裡,公司攻克了擺在眼前的一個個難題,不僅自主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光熱發電技術,還實現了光熱電站關鍵裝備的全部國產化,讓企業在提升光熱在全國太陽能領域的應用水平,降低光熱建設成本和發電成本,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進程邁向新的台階。
距離中控太陽能在德令哈投資建設的德令哈60兆瓦塔式光熱項目不遠處,是企業於今年4月份投資建設的青海眾控裝機容量135兆瓦光熱發電項目現場。這座新建的項目建成后,裝機容量可達13.5萬千瓦、儲能時間也達到最高11.2小時的水平。
“新項目建成后,預計每年可產生清潔電量約4.35億千瓦時,年節約標准煤約13.3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36.5萬噸。”青海中控太陽能技術有限公司總裁徐能說,該項目配置了最新的吉瓦級熔鹽儲能系統,具有良好的調峰能力,可以有效提升清潔能源消納和存儲能力,為電網提供必要的電壓和頻率支撐,有效提升局域電網安全性。
50兆瓦、100兆瓦、135兆瓦……每次裝機容量的創新突破,帶來光熱發電領域更大的發展潛力。
如今,海西州的太陽能光熱發電項目已經從當初的示范試驗向規模化、集約化、集體化轉變,區域內的中控50兆瓦塔式光熱發電項目、中廣核50兆瓦槽式光熱發電項目、國電投黃河上游135兆瓦塔式光熱發電等項目已在全省乃至全國光熱發電領域走在前列,而持續的挖潛將在光熱發電行業掀起新一輪的技術創新浪潮。
培育新業態,延伸產業鏈,
帶來新機遇
如果說早幾年前,在廣袤的柴達木盆地上只是光伏、光熱、風力發電的幾家企業“單槍匹馬”獨闖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這條“獨木橋”,而今,新能源產業依托自身綠色可持續發展的與生俱來的優勢,在延伸產業鏈和打通產業脈絡中開辟出了一條讓更多企業趨之若鹜的“陽關道”。
走進坐落於德令哈工業園的海西華匯化工機械有限公司的鋼構生產車間裡,焊花四射,機聲隆隆,員工們將數個風電塔筒成品裝上大型拖挂車運往各地。公司總經理金紅祥說,公司過去的業務主要以化工機械、PE管材、草坪花壇圍欄制造為主,而隨著這幾年海西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新能源裝備制造成為了企業新的目標和發展方向。
年產1000套1.5-3MW風力發電塔架項目、年產15萬套新能源光伏(光熱)支架全自動生產項目、年產10萬噸太陽能防腐熱鍍鋅生產項目……幾年間,海西華匯化工機械有限公司在改革的浪潮中抓住機遇,在擴大制造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上鉚足了力氣,實現了由傳統產業向新型現代化產業邁進的跨越式發展。
同樣,對於園區裡的青海日晶光電有限公司來說,延伸產業鏈發展,尋求新的發展也成了企業發展的目標。曾在我省乃至在全國光伏發電領域處於領跑的青海日晶光電有限公司一度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740兆瓦,光熱發電裝機量10兆瓦,但隨著光伏產業市場飽和、惡性競爭加劇,眾多同類企業被面臨淘汰等問題的接踵而至,企業上層不得不決定實施改革創新,探尋新的發展模式。
“光伏產業新技術日新月異,這些年來我們堅持創新驅動發展,不論是傳統企業,還是新型企業,要始終把這作為第一要素。”企業負責人林鬆麟說,從剛開始“吃螃蟹”自主生產光伏材料產品,到不斷突破技術瓶頸、延伸產業鏈,公司已經實現了多晶硅切片由原來的120克/片降低到了60克/片,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對於引領光伏產業向全產業鏈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相繼引進國電、華電、中電投、中節能等國內知名電力企業,大規模開展晶硅、薄膜、高倍聚光等光伏發電應用……如今的海西,已不再是早年單靠“資源”立州、以豐富的礦產資源作名片,而是張開雙臂,臂攬新能源產業快速崛起的勢頭,邁向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向著高質量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而闊步前進。
中介機構發布成人招生信息?青海師范大學發布聲明 人民網西寧8月21日電 (陳晶)近期,有中介機構利用網絡等媒介,以青海師范大學的名義發布成人招生宣傳信息。8月19日,青海師范大學發布聲明,成人學歷繼續教育從未與任何教育機構合作招生。 凡需參加青海師范大學繼續教育與培訓學院成人學歷繼續…【詳細】
以改革創新精神 大力推動青海高質量發展 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深情回顧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光輝歷程,高度評價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創造的偉大成就,庄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