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花兒”獻給黨

喬 欣

2021年05月31日08:56  來源:青海日報
 

  “唱一聲花兒了歌頌黨,共產黨,您就是最親的爹娘﹔頌歌獻給共產黨,黨中央,為我們指明了方向。感謝救星共產黨,你就是東升的太陽﹔光芒萬丈照四方,老百姓尕心裡亮堂。救苦救難為大眾,一百年風雨兼程﹔槍林彈雨主義真,苦海裡挽救了人民……”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后,在西寧市城西區虎台街道醫財巷東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一場別具匠心的黨史學習教育正在歌聲中開展。

  西寧市城北區花兒藝術團團長、青海省花兒研究會常務理事沈萬成用嘹亮豪放的“花兒”傳唱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一聲聲,一句句,高亢粗獷的曲調、質朴直白的歌詞,訴說著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百年征程,歷久彌堅的百年初心,同時也唱出了人民的心聲。

  “這首二牡丹令《頌歌獻給共產黨》,主要是歌唱我們黨帶領人民奔向幸福生活的歷史征程,也表達了青海兒女對黨的熱愛感激之情。”說話間,沈萬成清瘦的臉龐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這次黨史學習教育,社區邀請青海廣播電視大學副教授、青海省花兒研究會秘書長、青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楊生順開講,楊老師把“花兒”歌詞中贊頌謳歌黨的領導和豐功偉績的曲目遴選出來一一闡釋解說,並請沈萬成和師存娟兩位歌者現場演繹。

  “花兒”又稱“少年”,被譽為大西北之魂,2009年9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花兒”至少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她有著獨特的歌詞格律和音樂旋律,作品浩繁,曲令眾多。人們可以根據曲調隨意填詞,唱出心中所思所想。

  “‘花兒’是青海民間詩藝的‘大觀園’,也是大美青海的重要‘文化因子’。作為一名花兒歌者,能用這種方式來傳唱黨的歷史、謳歌黨的歷史,我感到很光榮、很攢勁!”沈萬成的話語中掩飾不住驕傲和自豪。

  台上歌者唱得響亮,台下黨員聽得入心。在座的黨員都津津有味地聽著黨課、看著表演,認真傾聽用心領會,將黨的歷史和故事銘記於心。

  “以‘花兒’的形式講述黨史故事比單純聽課更有吸引力,大家都很喜歡,作為一名年輕黨員,我是第一次聽‘花兒’唱黨史,這既讓我了解了黨的歷史,也對青海民歌‘花兒’有了更深的了解。”90后黨員臘騰升聽完課后這樣說:“偉大的黨,偉大的祖國,請相信我們,青年黨員可堪歷史重任!我們將會把黨的事業推向更美好的未來。”

  “我記得清清楚楚,1956年5月20日我跟著單位支援三線的同志一起來到青海西寧,那年我19歲。”84歲的唐玉香已經是有著6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了,她激動地說:“1958年7月1日我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那一天我真高興啊,成晚上睡不著。60多年青海的變化、西寧的變化多麼大啊!大家伙兒看看現在的西寧,山清水秀、天藍雲白,城市發展得這麼好、環境治理得這麼好,不正好說明了我們黨的偉大、光榮和正確嗎?”

  89歲的老黨員康汝樞接過話茬:“我們老百姓想什麼,習總書記都知道。因為我們老百姓心裡想什麼,習總書記就帶著大家伙兒干什麼。我覺得學習黨史對我們普通黨員來說,就是聽黨話,跟黨走,跟著總書記走。”

  連日來,醫財巷東社區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創新方式方法,採取讀紅色書籍、觀紅色電影、講紅色故事、誦紅色詩詞、訪紅色基地、唱紅色歌曲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黨味”更“濃”、更“鮮活”,讓黨史理論宣講帶有更多的“泥土味”“地方話”。易於接受、入腦入心,接地氣的宣講直抵人心,精心調制的“紅色大餐”讓黨史學習教育“活”了起來,形成了黨員干部群眾認真學黨史的良好氛圍。

  活動最后,有著36年黨齡的師存娟主動上台獻上一曲《光芒萬丈的共產黨》:“九月裡來了個解放軍,老百姓拍手著歡迎,忘掉了憂愁放寬了心,多虧了救命的恩人。西海岸上落月亮,東海裡閃出了太陽﹔光芒萬丈的共產黨,照亮了黑暗的地方。”悠揚婉轉、輕快舒暢的歌聲讓在場的人不禁沉醉神往。

  看窗外,艷陽高照,高原古城花紅柳綠的季節已然到來,最美的“花兒”正一朵朵綻放……

(責編:楊啟紅、劉沛然)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