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原子城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青海原子城紀念館供圖“紅領巾”講解員向游客講解211歷史。
“兩彈一星”精神宣講報告會。
拜訪221廠老職工,搜集珍貴的歷史資料。
雨雪交加。西海鎮的春天,似乎格外留戀冬的樣子。
同寶路10號,這座昔日醒目的乳白色建筑正在施工,閉館的提示讓幾位慕名而來的游客,遺憾而歸。
“2020年底,我們啟動了紀念館改陳布展工作,計劃在建黨一百周年之際以一個全新面貌與全國游客見面。”
坐落在我國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221基地舊址的青海原子城紀念館是反映我國核武器發展歷程、體現“兩彈一星”精神文化的專題紀念館。一路走來,館長馬清芳參與了它的成長與發展。
如今,距離“七一”已不足百天,紀念館即將揭開神秘的面紗……
一
清晨,時間剛過8時,館裡的工作人員陸續到達。
開館在即,每個人都忙得腳不沾地。
紀念館所在的這片土地,是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和氫彈誕生地,孕育產生了偉大的“兩彈一星”精神。從1958年選址籌建到1995年5月正式退役,這裡見証了中國核工業創立與發展的輝煌。
“基地退役后,黨和國家領導人一直牽挂著金銀灘草原的發展和建設,曾多次視察。后來,朱光亞、胡思得等院士建議,把基地舊址建成全國性的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紀念館辦公室主任杜文林告訴記者。當年,基地籌建的建議引起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為了完成這一歷史重任,在各級政府的努力和幫助下,海北藏族自治州進一步加大了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的建設開發、保護和利用力度,先后對紀念展館、爆轟試驗場、地下指揮中心、紀念碑等進行了開發改造,為基地建設奠定了基礎。
2007年4月3日,原子城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在西海鎮開工建設。
第二年6月,青海省上安排有關人員持函協調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中國人民解放軍二炮裝備部司令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制片廠,征集到了東風2號甲導彈彈體以及其他重要展陳實物和圖片。
經過兩年緊鑼密鼓的建設和籌備,2009年,紀念館迎來第一批參觀者。
“站在紀念館大廳,看著一件件關於‘兩彈’的展品,聽著一代人為祖國事業奉獻青春的故事,仿佛穿越回到了那個年代,看到了一群群來自五湖四海的年輕人在這裡奮斗、拼搏,就下定決心要將當年那種寶貴的精神品質傳承下去。”來紀念館工作之前,當過老師,也坐過辦公室的馬清芳曾參加過開館儀式和單位組織的參觀,短暫的學習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12年,在看到紀念館公開選拔副館長后,馬清芳積極報名參加考試,並以優異成績成功入選。
“一開始,紀念館就設置了歷史抉擇、艱苦創業、勇攀高峰、東方巨響、共和國不會忘記五個主展廳,以及原子知識廳和序廳。”
最近幾年,博物館行業在管理體制、收藏研究、交流合作、公眾教育等方面展開了不少探索。
原子城紀念館亦是如此。
作為一個地方博物館,原子城紀念館一直在找尋一條依托有限資源,進行創新發展的突破之路。
二
這次的升級改造是原子城紀念館開館十二年以來最大的一次提升,但這並不意味著在過去的十二年裡,它一直都是老樣子。
“紀念館作為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責任主體,我們每年都在不斷挖掘展陳內涵、豐富展陳內容、創新展陳形式,拓展它的社會教育職能。”在馬清芳看來,近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紅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相比其他類型的紀念館,原子城紀念館有了更多的機遇,也需要承擔更大的責任。
紀念館館員肖全良經常思考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做好展覽主題的提煉與表達?”他認為,用有限的展覽陳列和實物,充分彰顯和傳播特有的主題和精神,既是社會公眾的期許,也是原子城紀念館需要解答的問題。
“原子城紀念館展覽陳列設計的聚焦點,是借助紀念館物質與非物質遺產,實現‘館藏實物’到‘精神食糧’的轉變。在展覽陳列布置的過程中,我們把 ‘兩彈一星’精神充分體現於展覽陳列的每個故事、每處場景,讓參觀者在了解那一段神秘歷史的基礎上,有所感受和體會。”
在文史立館的基礎上,紀念館以愛國主義宣傳教育為核心,以打造精神高地為目標,策劃開展了一系列大型活動。不僅組織開展了三屆中國原子城·“兩彈一星”精神理論研究會,還舉辦了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和氫彈爆炸成功50周年紀念活動,出版了理論研討文集和紀念文集。
“80后”王致玲是紀念館建成后的第一批講解員。“我的工作就是把老一輩人身上的偉大精神,變成一個個細致動人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2017年的一天,一位來自安徽的“核二代”在參觀結束后久久不願離去。
“她說當車子開到東大灘水庫時,她突然淚如雨下,因為她的親人就是在這裡把自己的青春獻給了祖國。”為了了解更多背后的故事,多年來,王致玲他們先后走訪2位“兩彈”元勛、6位兩院院士,60余名基地創建者、創業者、守衛者及其遺屬遺孀等,走訪了金銀灘搬遷牧民,不僅挖掘到了許多基地創建創業時期的感人事跡,還征集到1000余件實物和180余份文字資料、書籍等。
紀念館開館以來,深入發掘和研究原子城的紅色文化,以史為本,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不斷拓展社會教育功能,慕名到原子城及紀念館參觀游覽、接受教育的公眾累計達360萬人次,年均30萬人次,25名黨和國家領導人及300余名省部級領導干部先后到原子城視察或專程到紀念館參觀。
三
2012年10月,紀念館成立了海北州歷史上第一支“兩彈一星”精神宣講團,把整場宣講分為偉大的事業、永恆的精神﹔共和國之戀﹔開拓創新、勇攀高峰﹔共和國不會忘記﹔民族脊梁五個篇章。
近十年來,這支隊伍以“傳承紅色基因、鑄就精神高地”為使命,在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累計宣講350余場,近33萬干部群眾、院校師生、軍隊官兵聆聽了報告。不少觀眾甚至給予“聽了這場宣講勝讀十年書”這樣的高度評價,可馬清芳卻坦言,這是我們宣講團成員用淚珠與汗水的澆灌換來的成績。
“成立之初,宣講團沒什麼名氣,跟外地很多成熟的團隊相比差距很大,為了‘走出去’,我們主動聯系其他單位,希望他們可以聽一聽我們的宣講。”
機會來之不易。每次宣講,成員們都會集思廣益,在形式上進行創新。詳實的解說加上視頻以及大量珍貴照片,最大程度上還原了金銀灘當年熱火朝天的工作場景。宣講的次數多了,眼界也更加開闊,思路也更加活躍,宣講團嘗試以話劇的方式,向大家演繹“兩彈”元勛們的故事,每次王致玲和張壽川演繹鄧稼先夫婦的愛情故事時,都會感動台下不少觀眾。
“2017年,我們在北京表演了話劇《夢回221》。短短10分鐘,我們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寫詞、排練、磨合。為了在舞台上更放得開,我們還在街頭排練過。”
不同於王致玲和張壽川這對舞台上的夫妻,張海花和徐瀚生卻是一對真正的夫妻。2009年參加工作后,在培訓班相識的兩人因為志同道合很快便走到了一起。
“有一次去上海宣講。結束后一位40多歲的男子找到了我們,說他在視頻中看到了母親的照片。原來他的母親就是當年原子彈爆炸時的報時員,他想帶一份視頻回去留作紀念。”這樣的故事有太多太多,時間長了,張海花便把這份工作當成了自己的使命。
“每一次講解我的內心都會涌出無限的感動,講得多了就像是在講自己親人的故事。我最自豪的事情就是通過我的講述,讓更多人了解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崇高精神,當然,他們的精神也在不斷激勵著我向前進。”
世間安得雙全法。忙於工作的夫妻二人跟年幼的孩子經常是聚少離多,有時幾個月都見不了一面。
“孩子兩歲那年我們去援青六省市宣講,放假時父母把孩子帶到北京跟我們待了兩天。分別時,孩子在老人懷裡哭,徐瀚生躲在柱子后面哭……”
憑借著這份對工作的投入和熱愛,宣講團的宣講質量不斷提升,“兩彈一星”精神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聽眾,宣講團也從“求人家聽”變成了“請我們講”。
2018年,“兩彈一星”精神宣講團被中宣部評為“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宣講報告被中組部評為“全國干部網絡學院好課程”。
四
2018年,在北京學習的馬清芳碰到一位來自江西的同行,交流時聽到對方紀念館組織“紅領巾”講解員,馬清芳覺得很有意義。回到海北后,她開始跟學校聯系,組織館內講解員對報名的紅領巾講解員進行培訓,設置簡版講解詞。
來自海晏縣祁連山小學四年級二班的學生楊玉婷正在期待暑假的到來。從三年級開始,她就成為了紀念館的一名“紅領巾”講解員。
“我之前膽子小,不敢跟別的同學說話,爸爸媽媽讓我報名鍛煉一下自己。講得次數多了,覺得很有意思,回家后也講給他們聽。”楊玉婷大大方方地說。在這所學校,就有15名“紅領巾”講解員。
學校德育主任馬琳告訴記者,通過利用假期前往紀念館向參觀者講述“兩彈一星”精神背后的故事,既培養孩子的能力,也讓他們在講解過程中受到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
從歷史文化中汲取前行的精神力量,從文物展覽中尋找前人與來者的心靈聯結。
“弘揚‘兩彈一星’精神,讓它在這片土地上永遠鮮活,不僅是心願,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在馬清芳看來,雖然目前,紀念館的發展還存在專業講解人員、文史人員缺乏的短板,但它這次的升級,進步明顯。
“內容上來看,圖文資料更加翔實豐富,主旨精神高度更加突出,崇尚英雄等內容更加契合新時代要求﹔形式上來看,以前紀念館設備、手段陳舊落后,這次我們邀請專業團隊設計、規劃、構思,充分應用新媒體等技術手段,為更多人‘解封’展櫃裡的歷史、讀懂文物裡的故事提供便利。另外,還還原了當年的一些工作場景,在展櫃、展陳方面均有突破。”
“兩彈一星”精神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青海原子城紀念館肩負著傳承和弘揚好“兩彈一星”精神的初心使命,讓我們共同期待全新的原子城紀念館,賦予“兩彈一星”精神更加豐富的內涵。
中介機構發布成人招生信息?青海師范大學發布聲明 人民網西寧8月21日電 (陳晶)近期,有中介機構利用網絡等媒介,以青海師范大學的名義發布成人招生宣傳信息。8月19日,青海師范大學發布聲明,成人學歷繼續教育從未與任何教育機構合作招生。 凡需參加青海師范大學繼續教育與培訓學院成人學歷繼續…【詳細】
以改革創新精神 大力推動青海高質量發展 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深情回顧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光輝歷程,高度評價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創造的偉大成就,庄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