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兆民和他身后的“那片海”

咸文靜 張多鈞

2021年05月10日09:53  來源:青海日報
 

劉兆民曾經在221廠工作時的照片。青海日報記者 黃靈燕 翻拍

年邁的劉兆民喜歡時常拿出以前的一些証件、照片,回憶那激情燃燒的青春歲月。青海日報記者 黃靈燕 攝

桌上這厚厚一沓的光榮冊,是劉兆民頗為珍貴的收藏,也是他那難以忘懷的青春歲月。青海日報記者 黃靈燕 攝

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舊址——二分廠。 青海日報記者 黃靈燕 攝

在221廠工作時的照片。 青海日報記者 黃靈燕 攝

221廠撤廠后,劉兆民和同事在工作過的地方拍照留念。 青海日報記者 黃靈燕 翻拍

  回想起剛剛在電視上看到的那條公益廣告,86歲的劉兆民靠在客廳的沙發上,心裡久久不能平靜。沙俊明坐在一旁,看著老伴兒漸漸濕潤的眼眶,心裡明白,“他這是想起以前了。”

  “從1960年參加工作,到現在已經整整61年了……”電視上早已在播放其他的內容,可“兩彈一星”四個字卻把劉兆民的心一下子帶回了那個遙遠的地方。

  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回憶襲來,金銀灘往事一幕幕浮現腦海……

  一

  故事應該從劉兆民坐上火車的那一刻開始講起。

  那是1963年初,劉兆民從北京出發。臨行前,他隻知道此行的目的地是“前方”。可這前方到底是哪裡,他卻一無所知。

  一路向西,再向西,眼看火車離家鄉越來越遠,窗外的景色越來越荒涼,劉兆民的思緒沿著鐵軌滑向遠方。

  1935年,劉兆民出生於遼寧沈陽。1955年,考入北京工業學院(現北京理工大學)后,分配到了一個“比較吃香的軍工專業”——彈藥裝藥及其加工。經過三年的理論基礎學習和兩年科研工作,1960年,劉兆民順利畢業,進入第二機械工業部九局下的研究所工作。

  在北京花園路,這個坐落在農田村舍之間的研究所看起來並不起眼,但這裡卻是當時主管中國核工業的建設和發展工作的地方,匯聚了全國頂尖的科技人才。

  “領導說我們的工作就是把核材料用在武器上。這不就是原子彈嘛?想到這點,心裡還挺高興,這是參與國家建設啊。”報到后,根據所學專業,劉兆民被分去試驗部21組。

  此時的21組由陳能寬牽頭研制雷管。由於蘇聯決定停止向中國提供相關技術、設備、模型、圖紙,來支援的蘇聯專家也被撤回國。蘇聯專家撤走前,沒有留下圖紙和模型,隻給了一張原材料清單。按照這張單子,劉兆民他們的研究始終沒有突破。

  “因為有幾樣材料的用途一直無法參透。為了解其中一種材料在產品中發揮的作用,花費了半年時間研究仍未取得結果。”

  轉機發生在1961年。經過科研人員和技術工人夜以繼日反復實驗,劉兆民和同事們基本甩開了蘇聯的清單,根據技術要求自主設計。

  “我們選擇了間歇式電火花雷管,這是種高壓雷管,兩邊是電極。幾乎是把所有關於雷管的資料都翻遍了,最終確定了雷管殼的薄厚和需要的材料。”

  1963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理論設計方案誕生,需要進行大型試驗。此時,遠在青海金銀灘草原的二二一基地也具備了科研、生產、生活的基本條件。隨后,張愛萍在北京召開會議,動員大家到前方去。

  懷著一腔熱血,劉兆民來了。

  二

  1963年夏天,看到設計的產品基本達到專家提出的雷管爆炸的同步要求,作為結構組組長,劉兆民前往西安向朱光亞和王淦昌匯報工作進展。

  “匯報時,我激動地說現在他們理論部專家提出的技術要求我們基本達到了,我的產品可以定性了!可是王淦昌馬上否定了我的這個看法,他說先不能定,你這還沒裝起來呢。隻有實驗成功了,才能說雷管定性了。”

  1964年6月,在基地的爆轟試驗場進行了一次原子彈爆轟試驗。這次試驗,除核原料不是核活性材料外,其他都是實物,用來檢測除了核材料外的部分運行是否正常。正是這次成功,為4個月之后羅布泊那聲震驚世界的巨響打下了基礎。

  “10、9、8……3,2,1,起爆!”

  1964年10月16日清晨,隨著劉兆民和同事們研制的雷管被插接在原子彈上,最后一批工作人員安全撤離。下午3時,強光閃亮,天地轟鳴,一朵巨大的蘑菇雲在羅布泊騰空而起,直上藍天。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當晚,中國通過廣播向全世界公布了這個消息。

  “我是在看到報紙之后,才最終確認了自己從事的工作其實就是原子彈研制。”得知這個消息時,劉兆民和幾個同事正在西安出差。為了保密,四五個人心裡暗自高興,可當著協作單位面兒,未曾表露分毫。爆炸一個月后,在211廠放映的內部紀錄片中,劉兆民終於看到了那朵震動世界的蘑菇雲。

  “這個時候我終於明白王淦昌的意思,隻有原子彈爆炸成功了,我們研制的雷管才算是成功了。”

  爆炸成功后,劉兆民回到了二分廠。作為整個廠區最關鍵也是最危險的分廠之一,這裡主要負責高能炸藥研制、澆鑄和炸藥部件的生產、試驗和總體裝配。

  “現在的年輕人也許會覺得不可思議,引發原子彈內爆的幾百公斤高能炸藥, 居然是用鍋熬煮出來的。”劉兆民還記得,當年的實驗設備簡陋得超乎想象。除了炸藥是在鍋裡熬的,要制造出筒狀、球狀、半球狀的炸藥部件,靠的也是黃板紙做成的模具。就連炸藥切割,也是在人體靜電接地的情況下,用銅鋸手工完成的,隨時有爆炸危險。

  三

  “當年,所裡開完動員大會,第二天我們就出發了。頭一天晚上,吃過晚飯后,保衛科給每個人發了兩個油餅。”雖然心中滿是對工作的熱情,可直到雙腳真正站在金銀灘草原上,這個意氣風發的年輕人才意識到,這個地方無論是生活環境還是科研環境,都與北京有著天壤之別。

  “氣候惡劣。剛到基地,在帳篷裡住了一段時間,一刮風嗖嗖響。后來,我們就搬到了‘干打壘’,常常是外面下大雪,裡面下小雪。”晚上躺在床上,戴著棉帽、裹著棉衣的劉兆民餓得睡不著覺。

  劉兆民記得清楚,那時糧食控制很嚴。到了青海后,每月定量12公斤。一天三頓飯,早上二兩、中午三兩,晚上三兩。基本上是饅頭和苞米面糊糊。那會兒都是二十幾歲小伙子,根本吃不飽。

  即便餓著肚子,劉兆民那顆追求進步的心也從未動搖。

  1960年,劉兆民第一次提出入黨,實驗成功后,他回到了二分廠繼續從事炸藥零部件的生產。上世紀70年代再次提交了入黨申請書,1980年正式成為一名黨員。

  “雖然我從事的工作很普通,但研制出的雷管還是很先進的。”曾有很多年,劉兆民從不跟人談自己的工作,就連父母也始終不知道他具體在做什麼。1966年,劉兆民的妻子沙俊明帶著兩個孩子從老家來到青海。這一來,就是一輩子。

  “這邊海拔太高了,剛來時很不適應。關於他的工作,我也不問,他也不說。”1968年,沙俊明到西寧市棉織二廠工作,直到1985年退休也從未聽她跟丈夫抱怨過什麼。期間回老家探親時,遇到家裡人說起金銀灘的艱苦,這個性格爽朗的東北女人總是笑呵呵地回答:“都是為了工作嘛!”

  1993年,劉兆民正式退休。由於孩子都在西寧工作,劉兆民沒有選擇回到原籍,而是和家人一起留了下來,跟其他“211人”一起住進了西寧市城東區德令哈路193號221小區。如今,20多年過去了,老兩口的家還是老樣子。

  簡單的布置、褪色的家具……雖然朴素,但整潔而充滿生氣。優秀共產黨員光榮冊、畢業証、工作証……在臥室的衣櫃裡,放著一個文件袋。裡面保留著的都是劉兆民一生珍藏的寶貝。看著為數不多的老照片,老人也會感慨,“現在想來,我這一輩子,算是沒有虛度年華,沒有辜負黨對自己的教育、培養。”

  四

  前些年,老伴兒在家看二人轉的時候,劉兆民堅持下樓鍛煉。最近幾年,由於身體原因很少下樓活動,但讀書看報的習慣一直保留了下來。

  疫情防控、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件件一樁樁都是劉兆民關心的話題。

  “就像鄧小平同志說得那樣,如果上世紀60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這些東西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標志。”

  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於登攀。在劉兆民看來,“兩彈一星”精神中最關鍵的就是熱愛祖國、無私奉獻。

  “隻要有一顆愛國的心,不管是生活條件也好,氣候條件也好,工作條件也好,都可以克服,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靠著這顆愛國的心,在條件艱苦的金銀灘,劉兆民把個人理想與祖國命運、個人志向與民族復興緊緊聯系起來。

  “如果要說貢獻,我覺得為國家做出貢獻的是221廠集體,我們每個人只是完成了自己的本職工作。”老人頓了頓,似乎在尋找一個恰當的比喻。

  “就像是一滴水和一片海。”

(責編:楊啟紅、劉沛然)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