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起源頭責任 守護“中華水塔”

2021年05月09日09:17  來源:青海日報
 

  青海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大美三江源,被譽為“中華水塔”。

  “青海對國家生態安全、民族永續發展負有重大責任,必須承擔好維護生態安全、保護三江源、保護‘中華水塔’的重大使命,對國家、對民族、對子孫后代負責。”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青海代表團審議時指出。

  青海生態地位重要而特殊,肩負保護“中華水塔”、涵養水源的重大責任。青海廣大干部群眾形成了共識,脫貧致富不能拖,生態紅線不能碰,發展要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實現,這是責任所在。

  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中,探索建立牧民參與共建機制,注重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准確把握牧民群眾脫貧致富與國家公園生態保護的關系,在試點政策制定上將生態保護與精准脫貧、群眾充分參與、增收致富、轉崗就業、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相結合,充分調動牧民群眾保護生態的積極性,積極參與國家公園建設,夯實了生態環境保護的群眾基礎。

  高原上的發展,有高原的特點。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穩步建設,是發展。保護好生態環境,清新的空氣、純淨的水源、美麗的自然風貌,生態紅利人人共享,也是發展。

  三江源國家公園共涵蓋12個鄉鎮53個行政村,涉及牧民7.2萬人。記者看到,隨著生態管護公益崗位制度的實施,1.7萬牧民端上了“生態碗”,吃上了“綠色飯”,在生態公益“一戶一崗”機制下,“一人被聘為生態管護員,全家參與生態保護”的新風正在興起,牧民群眾成為了生態保護最直接利益相關者和最有積極性的保護者。

  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三江源,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是每個青海人的責任、擔當、使命、奉獻。一路上採訪過的園區干部、生態管護員,生活在這裡的牧民群眾,在他們身上,無不散發著為人類保護綠水青山、造福全球的高尚精神。

  盡管前方道路上還會有許多困難,但是美麗高原上的人們毅然肩負起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堅定發展信心,邁著鏗鏘的步伐前行。

(責編:楊玥、劉沛然)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