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勞動者最美的身影

蘇烽

2021年05月03日09:33  來源:青海日報
 

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尕讓鄉衛生院護士王婕妤堅守注射室崗位,給病人做護理量血壓。青海日報記者 欒雨嘉 貴組宣攝

圖為在黃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縣,牧民群眾在“五一”小長假期間,開犁播種,一同治理黑土灘。青海日報記者 姚斌攝

艷陽直挂碧藍的天空,春風拂綠江源大地。滿懷著希望的勞動人民,在惠風和暢的日子裡又迎來了屬於自己的節日。“五一”國際勞動節期間,本報記者深入基層,和青海省各地堅守在一線的勞動者面對面,用真實的筆、鏡頭述說勞動者的艱辛和付出,記錄青海省各族群眾用堅實的勞動創造幸福美好生活的初心和願景。

堅守崗位,讓江源的生態環境更美

5月1日,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珍秦鎮二村的生態管護員日代如往日一樣,一大早就准備好肉干、糌粑,帶上望遠鏡等裝備,朝著嘉塘草原的深處走去。今年40歲的日代,過去的5年裡每天都會來到嘉塘草原巡護,今天也不例外。日代說:“越是放假我們越不能鬆懈,要用實際行動守護好腳下的草原生態。”

徒步巡護三四十公裡,這對日代來說已是家常便飯。“有時為救受傷動物陷入沼澤,有時為了蹲點監測常常在野外夜宿。但這些並不覺得辛苦,我隻希望能夠用我的一己之力,讓更多的野生動物能夠永遠地生活在這片美麗的地方。”日代說,雖然自己和同事們需要付出很多,但是看到每年巡護區裡的野生動物數量不斷增加,很是欣喜。

5月2日,行走在西寧市海湖新區,藍天、白雲及干淨整潔的街道讓人神清氣爽,整個城市都煥發著勃勃生機。而在這其中,一個個堅守在崗位、忙碌在街頭巷尾的環衛工作者也成為了城市一抹獨特的風景。

位於五四西路的人行道上,環衛工人李生知手中拿著抹布,正在認真擦拭著路邊的護欄,雖然工作量大,但他臉上卻始終挂著笑意。李生知耐心地說:“今天天氣好, 速度比較快,還有幾百米就能完工了,之前風沙大,很多地方都落灰了,要好好擦一擦。”

將護欄擦拭干淨后,李生知又趕忙拿起水管沖洗起了地面。說起今天的工作,李生知的臉上滿是自豪,他高興地說:“最近來咱們西寧旅游的游客越來越多了,所以我們也要加油干,讓‘大美青海’和‘清潔西寧’的名牌越來越亮。”

時間轉瞬來到中午,忙碌了一早上的李生知來到休息室打開了早上從家中帶好的午飯。一邊吃一邊說起了心裡的打算。李生知笑著告訴記者說,明天不是他的班了,孩子上學也難得休息,他准備帶媳婦和孩子去周邊玩一天,和大家一起享受一下“五一”假期。

堅守崗位,讓更多的人歡樂幸福

“照著這個方子按時吃藥就行,如果有其他不舒服的症狀就過來,“五一”期間我都在醫務室呢。”

“真的太謝謝你了馬大夫,還好有你在啊,要不然下山去趟區醫院不知道要耗多少時間精力呢。”

……

5月1日下午,海東市平安區洪水泉回族鄉井兒溝村醫務室中傳來了這段令人心生暖意的對話。村民口中的這位馬大夫是井兒溝村新任的婦聯主席馬文花,也是有著15年黨齡的老黨員。邊給村民瞧病,馬文花邊說:“不管是節假日還是工作日,醫務室的門永遠是敞開的。況且我作為村裡唯一的村醫,還是今年換屆選舉新任的村干部,肩上的擔子可重著呢,就算沒有值班安排,我也還是會到崗的。”

無獨有偶,當記者來到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尕讓鄉衛生院,衛生院護士王婕妤正在為病人量血壓、做護理。雖然是“五一”小長假,但王婕妤和她的同事們勤勤懇懇、忠於職守、任勞任怨,服務於患者,堅守在自己的崗位,守護著百姓健康,在勞動中度過節日。

“在醫務工作者面前,沒有節假日,我們隻記得要時時刻刻恪盡職守,為病人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在提高病人滿意度的同時,更要默默地堅守著病人的幸福與健康。”王婕妤說。

“五一”小長假的到來,讓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火車站旅客服務窗口成為最忙碌的地方。客運員趙雪和她的同事們正在負責問詢解答、失物招領、投訴受理、熱線電話、接送站、應急備品服務等工作,由於節假日客流量猛增,大家工作時基本都是站著,根本坐不下,放在桌角處的水杯也顧不上端。

趙雪說:“假期裡的人流量比平常都要多好幾倍,為了保証旅客們能有一個安心和舒適的旅行,我們要為每一個回家的、趕赴遠方的旅客服好務、站好崗,為旅客提供全程的一條龍式的服務,因為我們的付出,換來的是旅客溫暖和安全的旅行,這讓我感到開心和自豪。”

堅守崗位,用汗水智慧創造最美的價值

五月的花土溝雖然艷陽高照,可在南翼山這片“戈壁中的戈壁”上,夏的腳步仍舊遲遲未到,5月1日,青海油田採油四廠南翼山產油作業區採油一班班長桑金鳳和他的同事們一大早就穿上厚厚的工作服,背起厚厚的工具袋開始了巡井,在這裡他們沒有節假日,隻有輪休。

南翼山採油作業區共8名班組長,桑金鳳是其中唯一一名女性班長,她所管轄的採油一班負責南翼山作業區119口採油井,52口注水井和一套集輸撬設備的生產工作。這樣一支日產液500立方米、日注水600立方米的採油大班組,是一支平均年齡僅30歲共11人的班組,班裡女孩加上桑金鳳隻有4個。性格有點內向的桑金鳳最后向記者吐露心聲,她說:“成為採油工我一點都不后悔,這是一份辛苦但也有著光榮歷史的職業,我可能成為不了王進喜那樣的石油鐵人,但我也會在自己崗位上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做出自己的貢獻。”

在最美國道227線(寧張公路)距離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峨堡鎮2公裡的青沙河口處,有一家牧家樂——浮雲牧歌絲路驛站。國際勞動節假期首日,浮雲牧歌絲路驛站總經理林前建正和員工們在忙活著。水廁通水、供水管道檢查、清潔廚房、對地台進行修整……

記者看到,驛站雖還沒有完全對外營業,但是不時有游客到來,或者拍照或者騎馬,旁邊還停著30幾台汽車。林前建說:“我們要趕緊把前期的准備做好,迎接旅游高峰。今年的場地擴大了0.7公頃,根據市場需要,我們利用當地的有機牦牛肉、藏細羊肉、黃菇等食材,開發出更適合游客需求的餐飲菜品及副食,以此帶動祁連當地的土特產及農副產品的銷售。”

春末的河南蒙旗大草原上,旋播機嘶吼著犁開大地,把無數種子撒進土壤。時逢“五一”,可牧人們絲毫不敢延誤農時,現在是治理黑土灘的最佳時節,牧人們以合作社為單位,開犁播種,把披鹼草等三種草籽種下去。今天,他們是草原上最美的勞動者,為了讓黑土灘變成牧草如潮的牧場,他們揮汗如雨,躬耕不輟!

(責編:楊玥、陳明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