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西寧市區,沿著湟水河一路西行至柴達木路西段,氣派的西寧特鋼便映入眼帘。
上世紀60年代,原冶金部決定整體搬遷本鋼鋼廠到西北地區,這便是“西鋼”的雛形。幾十年來,一代又一代的西鋼人歷經風雨考驗,傾盡智慧和汗水,將西寧特鋼建設成我國西部地區最大、西北地區唯一的百萬噸資源型特殊鋼生產基地,為我國國防軍工、鐵路、風電、航空航天等領域發展提供保障。
西寧特殊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供圖
勤懇專注,是責任也是榮光
33年的時間,足以讓一個“毛頭小子”蛻變成一位老成持重的成熟工匠,秘光師傅就是如此。走進車間見到他時,正在機床上擺弄著測量儀器,鼻梁上頂著一副厚厚的眼鏡,一身工作服穿在身上十分整潔。
1988年,秘師傅進入“西鋼”,一直從事實驗室試樣加工及各類精密儀器備份加工制作工作,“枯燥嗎?”“有點,但我可以用時間‘征服’時間。”在同事們的眼裡,秘師傅是車間裡的“活標准”,工作中具體執行什麼樣的標准,在秘師傅腦海裡清楚的都是一本賬。
西寧特殊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供圖
車間內機器隆隆作響,空氣裡還有一股焦炭的味道。“如今的工作環境可是好了很多。”秘師傅對過去的工作環境印象深刻。
過去做切割工作沒有夾具,要將圓柱形鋼材切割成標准方形鋼材隻能用砂輪切割片細細分割。
“砂輪切割噪音大、粉塵多,哪個爹娘看見自己的娃干這工作不心疼?年輕人不願意學,人員技能培訓跟不上,我作為黨員,一定要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秘師傅暗下決心。
平日裡做完自己的生產任務,秘師傅就用閑暇時間做技術改造、備件等工作,在和同事一次交流中,他忽然想到可以在切割設備上做一個夾具,以降低勞動強度和粉塵污染、提高工作效率,立馬著手做!經過一次次測試發現效果非常好,年輕人也更願意學這一門技術了。這個夾具也就成了“西鋼”的第一個專利。
2021年,秘光入選青海“昆侖英才·技術技能人才”專項入選名單,成為了企業首席技師。說起自己,秘師傅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說:“我總和我的學徒說,人一輩子不管干啥,隻要踏踏實實干成一件事就行。”
厚愛深情,是力量也是本分
西寧特鋼高品質特殊鋼研發創新團隊人才濟濟,“80后”的王芝林作為團隊裡的一名高級工程師,剛剛入選“昆侖英才·高端創新創業人才”項目培養團隊。
王芝林主要從事特殊鋼新產品的研發工作,根據鋼種特性,設計化學成分內控、制定技術標准及生產工藝。“在大學我讀了兩個專業,一個是化學工程與工藝,后來發現不是自己喜歡的專業,我又讀了冶金工程,找到了自己熱愛的事業,畢業后就來到了西寧特鋼。”王芝林說。
西寧特殊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供圖
敬畏職業,追求完美的他很快就在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向,隨著鋼鐵行業的發展和煉鋼技術水平的提高,鋼鐵企業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但“西鋼人”的血液裡流淌著鋼鐵一般的堅強,王芝林從沒服過輸,主持研發了省級高品質滲碳齒輪鋼、非調質鋼曲軸鋼、非調質脹斷連杆鋼、非調質水套用鋼等新產品研發項目4項,研發出非調質鋼、齒輪鋼、易切削鋼、調質類用鋼等鋼類的新產品30多個,填補了國內大馬力曲軸、連杆用鋼高附加值產品的空白﹔開發了保淬透性結構鋼、大規格非調質鋼等生產工藝10余項,並成功應用於生產現場,這些技術的應用,使汽車及工程機械類鋼材的末端淬透性、力學性能合格率提高至99%以上,部分產品性能達到國內領先水平……諸多科研成就鑄就了“西鋼”的“鋼鐵脊梁”。
雖然獲得了很多獎項,“理工男”的王芝林在講技術工作時都是滔滔不絕,但說起自己時就變得腼腆了,他說:“父母在,不遠游,所以我留在了青海,我感謝‘西鋼’這個平台,今后我希望能為家鄉做更多貢獻。”
以高原為起點,以鋼鐵為意志,西寧特鋼的廠區裡有著這樣一群人,傾盡智慧和汗水,詮釋了何為“工匠精神”,他們就是“西鋼人”。
中介機構發布成人招生信息?青海師范大學發布聲明 人民網西寧8月21日電 (陳晶)近期,有中介機構利用網絡等媒介,以青海師范大學的名義發布成人招生宣傳信息。8月19日,青海師范大學發布聲明,成人學歷繼續教育從未與任何教育機構合作招生。 凡需參加青海師范大學繼續教育與培訓學院成人學歷繼續…【詳細】
以改革創新精神 大力推動青海高質量發展 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深情回顧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光輝歷程,高度評價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創造的偉大成就,庄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