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數字化轉型蹄疾步穩

2021年01月24日09:27  來源:青海日報
 

  偌大的廠房裡,幾乎看不到生產工人,忙碌的機器人“各司其職”,工廠實現智能生產﹔政務大廳裡,不再人滿為患,居民輕點手機屏幕,幾分鐘便可輕鬆辦理有關業務﹔街頭巷尾間,攝像頭實時監控抓拍,對發現的問題第一時間反饋處理,並跟進辦理結果,“智慧大腦”指揮城市運行……這些如今生活中習以為常的場景,在5年前,還是新鮮事兒。

  四季更替,歲月如梭。當以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為代表的數字經濟成為產業迭代的關鍵所在,青海省審時度勢,高位推動,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在重點領域推廣應用,全省產業數字化持續深入,數字產業化加快發展。

  5年間,青海省引導推動“互聯網+先進制造業”融合創新發展,構建具有青海特色的“1119”數字經濟發展體系,建設了一批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推動生產制造方式向數字化、精細化、柔性化轉變。

  5年間,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華為雲計算大數據中心初步建成,根鏡像服務器上線運行,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正在為數字經濟各項新應用逐步落地實踐提供支撐,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

  5年時光,不負韶華,一路風雨兼程,“藍圖規劃”變為“現實畫卷”。

  “兩化融合”邁上新台階

  “過去1座電站需要七八個人運營維護,通過大數據中心的幫助,運維人數減少至兩三人,減少整體運行成本40%以上。 你看,畫面上的就是格爾木光伏電站的實時信息,通過大數據可以對電站發電量預測、設備健康狀況等進行評估。”在青海省能源大數據中心,工作人員指著調出的實時信息解釋。

  電站運維管理情況觸手可及、盡在掌握。這得益於國網青海電力推動能源與數字革命融合建成的國內首個能源大數據平台。目前,省內21家發電企業,206座清潔能源電站已入駐青海省能源大數據中心,總裝機容量達6310.23兆瓦。

  “十三五”以來,青海省把工業大數據作為推動全省綠色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大力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工業企業生產制造和經營管理全生命周期中的滲透融合。

  厚植發展沃土,施予陽光雨露,青海省工業數字化轉型蹄疾步穩。截至2019年底,青海省實施兩化融合、工業互聯網項目120余個,投資超50億元,設立專門信息化部門的企業佔比達到40.1%,具備自主軟件研發能力的企業佔比達11.6%,工業互聯網發展各項指標同比大幅提升,“互聯網+先進制造業”融合創新發展使得生產效率、發展質量不斷提高。

  我們欣喜地看到,“國網青海電力公司新能源行業工業互聯網平台試驗測試”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並獲得國家財政支持,“鹽湖股份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管理平台”等4個項目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范項目……工業大數據在推動青海省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等方面逐步發揮出倍增和帶動效應。

  緊抓機遇,擁抱數字經濟“藍海”

  冬日,走進海南州大數據產業園(一期),5000平方米的區域內,527個機架上,8000台標准服務器正在緊張工作,這裡是全國首個100%利用清潔能源運營的大數據產業示范基地,是青海省大數據產業發展邁出的重要一步。

  全球數據爆發增長、海量集聚的當下,大數據產業已成了發展的新藍海。一面是青海省氣候干燥冷涼、綠色清潔能源豐富、電價低廉的比較優勢,一面是國家鼓勵支持發展大數據產業,青海省搶抓機遇、乘勢而上,一扇有關於大數據產業的“價值之門”,正在徐徐打開。

  2016年1月,《青海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提出,大數據、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重點領域的應用得到深化,帶動相關產業快速發展﹔

  2018年10月,青海省政府與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簽署“數字青海”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省企聯手推動國家大數據戰略在青海落地實施﹔

  2020年5月,海南州大數據產業園投入使用,三期全部建成后,園區大數據中心的機架總規模將達到10萬架,一年的耗電量為60億千瓦時左右,實現清潔能源就地消納和多方共贏……

  一路走來、步履堅實,在實踐中探索,在探索中發展,“立足地域優勢,將數字經濟與清潔能源、文化旅游相融合”,青海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大數據產業發展之路。

  信息賦能,為智慧生活和產業升級提供可能

  如今,我們的一天,早已離不開互聯網,小到快遞投送、外賣點餐,大到城市治理、智慧政務,每一個生活中的小變化,都折射出在互聯網激蕩中新模式、新業態的蓬勃興起,以及在數字經濟浪潮席卷下奔向美好未來的生活。

  傳統產業發展到一定階段,會因為資源、技術、運輸、勞動力等問題陷入瓶頸,而“互聯網+”可以發揮優勢助推傳統產業整合資源、降低成本、精簡中間環節,實現轉型升級。

  “十三五”期間,青海省大力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5G、區塊鏈等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助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在田間地頭,“互聯網+農業”,使消費需求與農業生產高效匹配,通過生產數據上傳省智慧農牧業大數據平台,將高品質有機牦牛藏羊及其產品全程追溯,實現產銷可對接、信息可查詢、源頭可追溯、生產消費互信互認。

  在街頭巷尾,通過數據上雲,各級黨委政府的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初步形成了“用數據決策、用數據服務、用數據管理”的公共管理與服務機制,社會治理更加科學化、精准化、高效化。

  在街區商圈,消費新熱點不斷涌現,隨著大數據、移動支付的飛速發展,無紙化消費已經成為常態,微信、支付寶等線上支付方式逐漸多元化,創新活力不斷迸發。同時,電子商務蓬勃發展,2019年,青海全省有自營電子商務交易平台的企業達到14家,平台交易額90.9億元,比2015年增長2.5倍,年均增長36.9%。

  5年風雲變幻,機遇轉瞬即逝,唯有奮進不止、創新不息,方能勇立發展新潮頭。融入新發展格局的“雲上青海”,承載著諸多期許,在未來,必將書寫新的畫卷。

 

(責編:楊啟紅、陳明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