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脫貧攻堅的 “青海實踐”

2021年01月24日09:20  來源:青海日報
 

良好的生態是最大的脫貧“底本”。圖為貴南縣沙拉村新農村建設。青海日報記者 洪玉杰 攝

通過易地搬遷的索加鄉牧民正在學習服裝加工。青海日報記者 洪玉杰 攝

  久困於窮,冀以小康。

  這是一份優異的成績單:截至目前,青海省所有貧困縣、貧困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退出(實際減貧54萬人),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貧困群眾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5年底的2196元增長到2019年的8996元,年均增長42%,高於全國平均水平9個百分點。

  這也是一場真抓實干的攻堅戰: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目標標准,按照“四年集中攻堅,一年鞏固提升”的總體思路,以“1+8+10”政策體系為牽引,統籌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對口援青和東西部扶貧協作,扎實推進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地生根,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成就。

  這更是一次減貧奇跡書寫的具體實踐:作為全國貧困發生率最高、貧困程度最深、扶貧成本最高、脫貧難度最大的深度貧困地區,屬於六盤山片區和涉藏六州內的42個縣(市、區、行委)全部納入新時期脫貧攻堅主戰場,1622個貧困村,54萬人貧困人口全部“清零”。

  青海,以非凡的意志和智慧,書寫出脫貧攻堅斗爭偉大決戰的“青海實踐”。

  黨建統領,凝聚脫貧攻堅強大動力

  歷史隻會眷顧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畏難者、懈怠者。以黨建統領、優化機制,挺向貧困深處的沖鋒號一次次在青海大地吹響!

  按照“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要求,堅持五級書記抓扶貧,切實發揮駐村第一書記主力軍作用,向青海全省選派業務精、素質高、能力強的第一書記,挑選精兵強將加強駐村工作力量。

  慮於民也深,則謀其始也精。一直以來,青海省高度重視脫貧攻堅工作,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自脫貧攻堅以來,堅持脫貧攻堅到哪裡,黨的陣地就建到哪裡的工作思路,在戰略部署上“扣扣子”、在責任履行上“擔擔子”、在任務落實上“釘釘子”,舉全省之力、聚全省之智、聚全省之能,以黨建引領,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向貧困發起總攻,推動一切資源向脫貧攻堅聚集、一切力量向脫貧攻堅聚合、一切工作向脫貧攻堅聚焦,凝聚起向貧窮亮劍、向貧困決戰的強大力量。

  海南藏族自治州興海縣曲什安鎮大米灘村的面粉廠是村集體經濟的“成果”。說起建廠的初衷,原村黨支部書記劉友繼心裡揣著一本賬。“2019年我們多次召集村民開會,最終就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辦一個面粉加工廠。現在已經實現農產品種植、加工、銷售一條龍發展,形成‘支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富民模式,已經徹底甩掉貧困的帽子。”

  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把脫貧攻堅一線作為錘煉培養干部的主陣地,青海省4146個行政村黨支部參與脫貧攻堅,廣大黨員干部深入基層一線,傾聽群眾心聲,幫助排憂解難,黨群干群關系更加融洽,社會更加和諧穩定,極大提高了脫貧攻堅滿意度和認可度。讓脫貧攻堅成為考核和檢驗各級干部擔當作為的試金石,凝聚起脫貧攻堅的強大動力。

  同時,充分發揮考核的指揮棒作用,出台市縣黨委政府和省直行業部門脫貧攻堅工作成效考核辦法,納入青海省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責任體系進行考核。其中,將市州考核權重提高到12%,縣級考核權重提高到70%,對排名靠前的地區通過以獎代補進行表彰獎勵,對排名靠后的地區約談提醒,較真碰硬促進真抓實干。

  產業牽引,鋪就貧困戶脫貧之路

  地區不同,扶貧對象不一樣,工作方法也應該不一樣。而脫貧攻堅的核心和關鍵就是產業扶貧。

  青海省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引導群眾靠勤勞雙手創造美好生活,著力增強“造血”功能,青海省91%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得到了產業扶貧和就業扶貧支持,三分之二以上主要靠外出務工和產業脫貧,工資性收入和生產經營性收入佔比上升,轉移性收入佔比逐年下降,自主脫貧能力穩步提高。

  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本著因地制宜興產業的思路,試驗區培育的五種產業發展模式日臻成熟,輻射帶動之效日漸顯現。宜農宜牧、農牧結合,培育黑青稞、馬鈴薯、芫根、油菜、飼草料種植﹔高海拔、純牧業發展草地生態畜牧業﹔背靠草原、手牽城區經營超市、產品精細加工、開辦度假村等多元產業項目﹔坐擁商貿經濟發達,積極打造經營賓館、交易市場、運輸業等,實現由牧民向商人的華麗轉變。

  2015年,曲麻萊縣通過投入大量的資金和人力,建設了規模大、設施全、建檔立卡戶易接受的牧民城鎮化轉型發展服務培訓基地。對18至38周歲的5039人進行篩選,納入創業促進就業扶持政策和創業資金支持范圍,有針對性地開設烹飪、汽車摩托車修理、縫紉、民族服裝加工等實用性技術培訓班,聘請專業技術人員進行“一對一、面對面、手把手”的技能傳授。截至目前,基地培訓2172人,已完成培訓並結業1640人,使遷居縣城的精准扶貧易地搬遷戶擁有一技之長,阻斷貧困代際傳遞,走出一條以增強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具有地域特色的牧民群眾技能培訓新模式。

  以上只是脫貧攻堅行動中精彩“篇章”的管中窺豹。青海省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主攻方向,將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的60%用於產業扶貧,構建到縣、到村、到戶扶貧產業體系,大力發展牦牛、青稞、光伏、鄉村旅游、民族手工業等特色優勢扶貧產業,49.2萬有能力的貧困人口都有產業增收項目,產業收入佔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0%。

  就業驅動,保障貧困戶穩定脫貧

  貧困人口點多面廣、貧困程度深,僅靠發展產業很難保証所有貧困戶脫貧致富,因此,就業才是民生之本和貧困群眾穩定脫貧的治本之策。

  青海省以產業為牽引,以就業為驅動,在精心選擇培育扶貧產業的同時,切實在提高貧困戶內生動力和勞動技能上下功夫。通過提升貧困勞動力就業技能、開展“青春創業”行動、打造“拉面經濟”傳統勞務品牌、開發公益性扶貧崗位、建設扶貧車間等措施,拓展貧困勞動力就業渠道。

  截至目前,青海省28.5萬貧困勞動力中,17.1萬人實現就業(其中省內15.5萬人,省外1.6萬人),佔59.6%,比上年同比增長36個百分點。

  授人以漁,改變貧困戶的觀念。

  ——技能培訓:累計培訓貧困人口近12萬人次,70%的受訓人員找到了就業門路。

  ——“青春創業”行動:累計投入擔保金6000萬元,撬動銀行貸款1.8億元,扶持5680余名青年創業,帶動1.1萬貧困人口增收。

  ——拉面經濟:實施“帶薪在崗實訓+創業”計劃,青海省有近19.1萬群眾從事拉面產業,在全國開設拉面館3.2萬家,年產值150多億元,輻射帶動近2萬貧困人口。

  ——扶貧車間:建設310個扶貧車間,解決就業崗位6.68萬個。

  ——公益性扶貧崗位:累計開發生態管護崗位16萬個,其中安排貧困人口4.99萬人,年均增收2萬元,31.2%的貧困戶人口受益。累計開發村級公益性崗位3.5萬個,年均增收1萬元。尤其是生態扶貧,堅持生態保護與扶貧開發並重,生態扶貧既扶了貧,也改善了生態。形成了一條以生態保護助力脫貧攻堅、以脫貧攻堅促進生態保護的“生態脫貧”之路。

  伴隨著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不斷推進,多年夢想,濃縮於一千多個日日夜夜,艱巨擔當,扛在共產黨人的肩頭。青海正一鼓作氣、奮勇爭先,以不獲全勝絕不收兵的決心,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努力譜寫鞏固脫貧成果、推動鄉村振興的新時代篇章。

 

(責編:楊啟紅、陳明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