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江源人民高品質生活

2021年01月23日09:39  來源:青海日報
 

2020年,是青海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是在砥礪奮進、攻堅克難中勇毅前行的一年。這一年,省委省政府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持續打好三大攻堅戰,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帶領全省各族群眾共同奮斗,努力創造出高品質生活。

2020年,放眼全省,民生領域喜事連連。疫情對穩就業帶來沖擊,我省通過推進“互聯網+就業”服務,確保重點群體高質量就業,全力提升全省公共就業服務水平﹔全省上下聚焦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大力深化教育改革,為開啟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新征程奠定了堅實基礎﹔我省多舉措推動中藏醫藥發展,政府加大投入體現辦醫職責、信息化建設等工作,深入推進了“健康青海建設”﹔我省全力推進城鎮棚戶區改造和老舊小區改造,規范公租房運營管理,提升住房公積金服務水平,全省住房保障工作促投資、保民生,成效明顯……

2020年,我省始終把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作為目標追求,建設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現代化,青海正以更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更完善的社會保障、更便捷的醫療服務、更優質的教育環境不斷提升全省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保障改善民生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

西寧市為順應城市工作新形勢,改革發展新要求,人民群眾新期待,針對基礎設施基本公共服務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聚焦群眾日常衣食住行,全面啟動“15分鐘幸福生活圈”建設。綜合劃定建設70個生活圈,著力補齊8大類16小類設施, 大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切實提升市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幸福西寧,被15分鐘定義,在15分鐘之內幸福生活觸手可及。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茶卡鎮巴音村,在鎮黨委政府積極幫助下,一座座二層小樓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一幢幢新房處處可見,它們不僅外觀新穎漂亮,而且室內裝璜考究、美觀舒適,家具和家居用品也與早年不可同日而語,家庭住房從“土坯房”發展到“小洋樓”,城鄉路網四通八達,寬闊、干淨的柏油馬路無不訴說著巴音村天翻地覆的變化。

在黃南藏族自治州,以家庭為核心,以社區為依托,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充分利用村、社區資源,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決其日常生活困難為主的居家養老服務越來越受人們歡迎。上門為獨居老人做飯洗衣、打掃衛生、洗頭洗腳、陪老人聊天散步……這是同仁市夕陽紅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每一位助老員工每天必做的功課,在4年的精心服務中,他們的照料服務對象已達到了近千名老人。據了解,該州現有4個像夕陽紅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這樣的居家養老服務組織,有效解決了2044名老年人餐飲、就醫、保潔、精神慰藉等日常生活照料服務的難題。

從城市社區到農村牧區,從已經完結的民生工程到正在建設的項目,全省各族群眾生活中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提升,都體現在我省這一年來的民生答卷當中,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補齊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難題,持續加大民生投入,不斷織牢加密民生保障網,一大批惠民舉措落地實施,全省各族群眾不斷解鎖美好生活幸福密碼。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讓全省各族群眾共享高品質生活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

2020年以來,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把穩就業放在突出位置,最大限度化解疫情影響,扎實開展就業創業各項工作,以培訓促就業,以創業帶動就業,交出穩就業漂亮答卷。截至目前,全市實現城鎮新增就業6193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04.08%,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培訓城鄉各類人員3618人(次),完成目標任務的100.5%。高校畢業生登記就業率92%以上。農牧區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18776人(次),完成目標任務的114.84%,實現勞務收入7426萬余元。

從血壓計、體溫表、聽診器“老三件”到彩超、CT機、X光透視機等大型診療設備,從看病難看病貴到大病醫療保險、新農合報銷比例不斷提高。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加快醫療制度改革,遍及城鄉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立,越來越多的普通老百姓感受到了醫療發展帶來的益處。“咱們老百姓敢去看病,全靠這健康扶貧政策。不光有政策報銷兜底,而且還是先看病后收費‘一站式結算’,省了墊錢后報銷的過程。住院半個多月,算下來我也沒花多少錢。”祁連縣默勒鎮瓦日尕村的羊知布到縣人民醫院就診,隻帶了一張身份証,通過就醫“綠色通道”辦理了挂號、住院等手續。

兜住民生底線,必須用心用情用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真正讓老百姓沒有后顧之憂。

同樣,自然條件惡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醫療服務半徑大,基層醫療服務能力較弱的玉樹藏族自治州秉承“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的理念,全力促進醫改“補課、趕路、跟進”,保障牧區群眾的健康,一個覆蓋全民、運行平穩、穩步發展的城鄉醫療保障體系已初步建立,推動著“一優兩高”戰略在雪域高原落地落實。

我省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加快共富進程,持續辦好解決好人民群眾關心的教育、就業、醫療、養老、住房等民生實事,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實在地惠及廣大人民群眾。一個個決策、一筆筆投入、一項項工程,都是為了讓全省各族群眾共享高品質的生活。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看高質量發展的“溫度”和“質感”

黨和政府心系人民,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

海東市樂都區瞿曇鎮徐家台村的老年幸福院裡,全村60多位60歲以上的低保戶老人和70歲以上的一般戶老人聚在一起,一起享用美味的“大鍋飯”。2020年開始,徐家台村為了解決老齡化問題,讓村裡身體不好、照顧不上的老人享受到居家養老的福利,每周五中午都會由村“兩委”做飯,給老人們吃一頓午飯,改善生活,平時村裡也會給老人們提供理發、按摩、量血壓等服務。海東市始終把發展養老服務業、完善養老服務體系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創造高品質生活的重要舉措。

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各村還建立了文藝隊、“馬背宣傳隊”“紅旗廣播站”等基層宣傳陣地,使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和為民宗旨“飛入尋常百姓家”。並定期開展群眾廚藝、服飾表演、針線活比賽、牧民運動會、衛生環境評比等寓教於樂的基層文化活動,激發干群活力,群眾的凝聚力也大大增強,使廣大農牧民群眾更充分地享受到文化改革發展的成果。

在海南藏族自治州,“以車代步”已悄然成為城鄉居民的一種生活方式,家用轎車銷售一路走俏,並呈逐年上升趨勢。隨著群眾的生活水平和生活品質明顯提高,居民的消費結構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城區面積的逐步擴大,商業氛圍的逐漸繁榮,高檔小區的拔地而起,交通網絡的日漸發達,產業集群的迅速壯大和居民更加開放包容的胸襟風貌……而在這些變化的背后,則是我省努力創造高品質生活的堅實腳步。

答時代之問, 啟未來之程。在創造高品質生活的道路上,青海發展的“大圖景”與全省600多萬各族兒女的“小目標”交相輝映,72萬平方公裡的高原大地上正在書寫一份無愧於各族人民的“民生答卷”。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我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努力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創造高品質生活。

(本報記者 羅珺 執筆﹔陳曦 尹耀增 程宦寧 李興發 公保安加 王菲菲 洪玉杰 蘇烽提供素材)

(責編:楊啟紅、陳明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