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天峻:“梅陇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7月的天峻草原,在雨后绿得沁人心脾,海西州天峻县梅陇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的草场中,一群群体型健壮、个头整齐、分群饲养的羊群,在草地上欢快奔跑着,将草原映衬得生机盎然。
天峻县梅陇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的草场。人民网 况玉摄
梅陇村位于青海省海西州天峻县新源镇布哈河东岸,平均海拔3500米,是一个纯牧业藏族村。该村成功打造了“以草场承包经营权、牲畜折价入股、劳动力专业分工生产指标量化、用工按劳取酬、利润按股分红”的股份合作制的“梅陇模式”,在全州乃至全省具有示范引领作用,2020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5.78万元,村合作社收入499万元,人均收入达到了27547元。
草场上的羊群。人民网 况玉摄
2008年,梅陇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是全省生态畜牧业建设中第一个组建的股份合作制合作社,作为当年7个试点之一,先行先试、大胆创新。合作社成立之初,时任村干部军青带领牧民探索股份合作制发展模式,由于这是一个新事物,牧民们一下子难以接受,“草场和牲畜是我们的‘家底’,给了你们赚不到钱怎么办?”“我只会放牧,牛羊给你们了我干什么?”
村干部们骑着摩托为群众耐心解答并获得群众认可,截至2018年,全村牧民、牲畜、草场100%入股,“梅陇模式”成为全省生态畜牧业建设的典型样板和成功模式,从机制体制上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富民之路和畜牧业转型升级发展之路。
“2008年的时候,我们是最穷的一个合作社,当时人均收入只有4000多,截至目前,人均收入已经达到了28000元左右。”军青介绍道。近些年,梅陇村党支部将合作社作为引领集体经济发展、牧民增收的抓手,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走上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梅陇模式”的现有成果。人民网 况玉摄
天峻县新源镇梅陇村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牧区建设的全领域和各方面,引导牧民群众携手共建文明和谐村社,全村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牧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镇”“全省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全省生态畜牧业建设示范引领第一社”等称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天地交、万物通 让青海路畅、心更畅
- 作为“两路”精神发源地之一,青海对修路这件事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高寒、高海拔的恶劣环境下,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 在这里修路是什么体验? 祁连山2号隧道全长6044米,是我国首条高原、高寒、高瓦斯、高硫化氢“四高”隧道,也是青海省公路建设头号高风险隧道。…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