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本网专稿

青·听|优秀党员故事

张锦梅:做好高原生态建设的践行者

2022年05月23日10:57 |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小字号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截至2021年6月5日,青海省共产党员总数为42.53万名,他们在高原大地、各行各业,为青海发展、民族兴盛默默奉献,贡献力量,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撑起了应有的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在青海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之际,人民网青海频道联合青海省委组织部推出《青·听|优秀党员故事》系列报道,倾听他们用责任和担当书写初心和使命的故事。

在青海,一代又一代的林草人夜以继日地守护着得来不易的绿水青山,涌现出一批优秀党员,始终把党的信仰刻在心底、把坚持放在手上,不忘初心,自觉做高原生态建设的践行者,来自西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的党支部书记、所长张锦梅同志就是其中一员。张锦梅三十余载扎根高原,常年野外风餐露宿、年均野外作业200余天,一心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全身心奉献高原绿化事业,充分诠释了“坚守初心、无畏挑战、无私奉献、绿满高原”的青藏高原林业科研精神。

张锦梅日常进行研究工作。西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供图

杨树作为本地乡土树种在造林绿化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小桥苗圃到湟水林场再到林科所,张锦梅一直没有间断对青杨的研究。每年5月,漫天的青杨飞絮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她组织团队开展青杨雄性优良单株选育工作,选育出的小叶杨、青杨雄株等优良无性系达到17个,审定省级良种11个、国家级良种4个,累计培育出120万余株杨树良种,在全省荒山造林、城镇绿化中大规模推广应用,制定了确保杨树苗木高质量培育、可操作性强的繁育技术规程,开发了一套规范完善的杨树优良品种制穗、扦插、培育技术体系,在全省范围内起到了辐射、示范、带动作用。

张锦梅日常进行研究工作。西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供图

除了研究杨树,张锦梅带领团队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西宁满城花香。1998年,张锦梅到小桥苗圃后便开始收集丁香资源,为培育出更多适合青海高原特殊气候的丁香品种,她和团队的足迹遍及青海、甘肃、山西、内蒙古等地,采集了很多野生丁香种子,克服种种困难,通过杂交培育出耐干旱、适应性强、观赏性好的丁香品种,让市花丁香绽放在大街小巷。多年来,在张锦梅等一批专家的努力下,丁香品种从最初的18种增加到103种,实现可繁育的有69种,丁香培育从西宁延伸到青南高海拔地区,以此为基础建成西宁市首个国家丁香林木种质资源库,满足了青藏高原低海拔到高海拔地区对丁香的需求。

“我是农民的女儿,我的双脚沾满泥土。”是张锦梅做人的基本信条。她不仅在林业生态建设工作中“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作为林业领域的技术指导,更是将自己数年来在林业一线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需要的人。

张锦梅日常进行研究工作。西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供图

家住湟中区田家寨毛二村的黄生红是个有理想有志向的农民,从1996年开始,自己筹资在荒山荒坡上栽树。他当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绿化荒山、防止水土流失,改变家乡面貌。但由于缺少经验和技术,十几年间树木成活率只有10%左右,黄生红为此苦恼不已。2014年,在途经西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时,黄生红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到了张锦梅。听了黄生红的讲述,张锦梅迅速带领技术人员赶到毛二村实地走访——黄生红从苗木培育到树种选择、栽植方法等方面都没有摸着门路。张锦梅对症下药,很快抓住了问题的要害部位,她手把手教黄生红育苗、选树种,还让他到林科所“见习”打工,一边挣钱,一边学习,在她的倾情帮助下,黄生红终于悟到了植物栽培的关键点,植树成活率上升到90%以上。

张锦梅用一心为公的职业操守、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成长为一个优秀模范人物,她先后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森林公园建设先进个人、青海省优秀专家、“昆仑英才·青海高原工匠”、青海省优秀共产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21年上榜“中国好人”,并获得第五届西宁市道德模范称号、第四届青海省道德模范称号……她以质朴的情怀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与责任担当,成为西宁市乃至青海省林业工作者学习的榜样。(杨玥整理)

(责编:刘沛然、张莉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