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

核酸检测采样管背后的故事

工作人员每日给1万余支采样管上“身份证”

石成花 
2022年05月17日09:57 |
小字号

在核酸检测采样工作中,看似小小的核酸采样管,背后的工作量并不小,核酸采样管上粘贴的二维码,就等于给了它“身份证”,只有每个样本扫描后录入了系统,这样才能连接到大数据,后期才可以在相关的平台上,查询到自己的核酸检测结果。为这些核酸采样管赋予“身份证”并分配到湟源县各个核酸采样点,是保证每轮核酸检测工作的重要环节。

5月14日,在湟源县卫健局办公室,工作人员正在给区域核酸检测使用的采样管粘贴管码,工作人员首先在电脑上系统生成二维码,然后将生成的二维码打印出来,为了保证二维码的完整性,工作人员还对管码进行了双面塑封,手动粘贴好管码的采样管,这时才真正有了“身份证”,才能分配到各处使用。

为了满足每一轮核酸检测采样管的供应,现场除了卫健局工作人员,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也一起加入到粘贴管码的行列当中。大家齐心协力,有了“身份证”的采样管经过检查、整理、装箱后,送到后勤保障组,再由后勤保障组按照各个乡镇采样点的需求,负责配发采样管。这样,经过一系列的操作,采样管才能准确无误,出现在各个核酸检测采样点上。(来源:西宁市湟源县委宣传部)

(责编:况玉、张莉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10.9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青海3个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人民网西宁5月15日电 本网从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青海省2022年第一批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10.9亿元,实施阿尼玛卿山脉水源涵养与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共和盆地沙漠化防治及草原生态修复治理、河湟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3个重点项目。 为全面推进青海省重点区域山水林田湖草保护和修复,结合《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及《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年)》等专项规划和工程建设实际需求,目前,青海省发展改革委正在抓紧分解转下国家投资计划,并督促有关单位做好年度初步设计(或作业设计)的编制、审核和报批工作,指导实施各项工程。…
西宁:保供应 解难题 促就业 疫情防控期间民生有保障
  5月11日,西宁市公安局甘河分局东区派出所接到一位母亲的求助,民警紧急转运宝宝急需的奶粉,第一时间解了这位母亲的燃眉之急。 5月12日,西宁市消防救援支队疫情防控服务队队员在城西区游园巷核酸检测点发现一位老人身体不适,随后队员们迅速将老人护送到医院。…
视频揭秘!你的核酸检测报告是如何“炼”成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