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专题

守护“电力天路” 电靓雪域高原

2021年12月09日15:07 |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小字号

2011年12月9日,青藏联网工程正式投运。翻开十年历史长卷,截至2021年12月9日,工程已安全运行3653天,双向累计送电143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1170万吨,一串沉甸甸的数据背后,折射的是工程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青藏联网工程±400千伏柴拉直流输电线路 。王国栋摄

作为首条入藏“电力天路”,工程结束西藏电网孤网运行和缺电的历史,为雪域儿女送去源源不断的光明与希望。抚今追昔,国网青海电力用10年坚守运维、精益保障、持续创新,让青藏联网工程发挥了最大效能,为青藏高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鏖战昆仑送光明

青藏联网工程起于青海西宁,止于西藏拉萨,全长2530公里,是当时世界上海拔最高、运维环境最恶劣、技术突破最困难的输变电工程。10年前,200多家参建单位的3万多名建设者以“缺氧不缺斗志、缺氧不缺智慧、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追求更高”的精神风貌,攻克多项世界难题,在生命禁区世界屋脊建起了一座丰碑。

建设难,运维更难。这一工程平均海拔4500米,含氧量不足平原地区的50%。其中,±400千伏柴拉直流输电线路是其中最难运维的一段区域,长度为608.7千米,共有1394基铁塔,而负责这段线路运维的班组被称为“唐古拉之鹰”运维班,取义“没有雄鹰飞不过去的山”。

青藏联网工程±400千伏柴拉直流输电线路。王国栋摄

“高海拔缺氧环境下作业很容易昏厥甚至肺气肿,最初每天最多巡视10基塔,经过长年训练现在能巡视50基塔。”王国鑫是“唐古拉之鹰”运维班第四任班长,10年来,这支平均年龄30岁8人组成的班组,凭着鹰一样的坚韧耐力,每人每月巡视100多公里,班组每年步行巡视超8000公里,确保了工程安全稳定运行。

除日常运维外,国网青海电力每年组织一次大规模集中检修,平均每年投入300人开展输电线路及换流站检修。为攻克冻土监测难题,国网青海电力沿线安装6980根导热棒,每年组织3次冻土监测。工程枢纽站柴达木换流站8次荣获国家电网公司“红旗换流站”荣誉称号。

这一标志性工程在组织管理、高原工程施工设计、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及高海拔设备运维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后续川藏联网工程、藏中联网工程、阿里联网工程提供了有益借鉴,也为青豫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运维提供了参考。

绿色电网促转型

12月1日,在青海海西格尔木柴达木换流变主控室监测屏上,显示青藏联网工程输送电量情况。“现在是冬季,工程主要负责向西藏送电。到夏季功率反转,工程再外送西藏水电,把西藏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国网青海电力检修公司柴达木换流站站长李志玮介绍,目前工程已向西藏送电86.5亿千瓦时,外送西藏水电56.7亿千瓦时。

输电作业专业人员在青藏联网工程±400千伏柴拉直流输电线路登塔消缺。汪大鹏摄

工程投运以来,输送功率由初期的1万千瓦提升至现在的6万千瓦。期间,国网青海电力先后实施国内首个750千伏输电线路串补工程,并建成投运±400千伏柴达木换流站2台调相机工程,累计实施电网设备技术改造项目16项,不仅提升了工程输送能力,也增强了工程安全稳定系数。

“云端舞者”走线巡检。谢莉蓉摄

11月8日,一架四旋翼型无人机顶着6米每秒的风速腾空而起,在海拔4500米的玉珠峰地区开展输电线路巡视。青藏联网工程沿线分布有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降低运维巡检对脆弱生态的影响,国网青海电力创新采用“无人机+直升机+人工巡视”立体巡视手段,并针对高寒高海拔特殊环境创新技术研究,15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专利,并先后完成安全质量、环境保护、技术攻关等创新项目50余项,不仅提升了线路运维水平,也减少了对生态的扰动。

造福一方谋发展

“12月9日,是一个终生难忘的日子。”东智充满激情地说。东智是西藏那曲安多县玛曲乡要格村的一名村民,工程投运后,他把酥油变成商品,成为村里第一个受益于大网电而发家致富的代表。

与此同时,青海西部地区工业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电力天路”建成后,海西电网由330千伏升级到了750千伏,成为“西电东送”的重要输出通道之一,这也间接带动了一批重大循环经济项目在青海海西落地,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青藏联网工程±400千伏柴拉直流输电线路。苏晓军摄

走进位于青海格尔木的青海西豫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几条生产线同步生产,一批批高纯度的精铅出炉后将运往全国各地。青海西豫有色金属有限公司2010年投产,是青藏联网工程建成后首批发展起来的企业,该企业先后经过了两轮升级扩产,用电负荷从最初的0.6万千瓦增长到2万千瓦,企业生产链向生产精铅、贵金属回收延伸,产品种类增加到13类。

“稳定、充足的电力让生产环节实现了自动化,生产成本显著降低了,公司也逐步扭亏为盈。”青海西豫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进林介绍。

随着后续青新联网工程投运,海西电网形成连接甘、新、藏三省区的交直流枢纽混合电网。2011年到2021年间,青海海西地区负荷从原来的40多万千瓦增长到140多万千瓦,茫茫戈壁滩焕发出新的生机。

十年征程,载入历史。这条连接青海和西藏的能源大动脉,犹如一条银色巨龙,腾飞于世界屋脊之上,不仅为西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变迁,也带动了青海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展望未来,青藏联网工程将在建设新西藏、新青海的征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时代开启新未来。(来源: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许显青、王宏霞、王震鹏)

(责编:马建辉、张莉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