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强基脱薄”导向
青海省检察院大力推进“我为基层解难题”活动

记者11月17日从青海省检察院了解到,在开展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省检察院坚持强基导向,将办好“我为基层解难题”活动作为深化检察队伍教育整顿、推进基层建设的重要载体,充分听取基层意见建议,着力有效破解基层系统性和普遍性问题。
强业务,加大对下指导力度。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持续强化重点行业领域整治,组织开展全省检察机关2011年以来危险驾驶犯罪案件办理情况调研,统一该类案件执法司法裁量尺度,解决同案不同判的难题。同时协调办理异地羁押事宜,与省公安厅联合下发通知,并专门设计制作审批表,有效解决了职务犯罪案件被调查人、犯罪嫌疑人异地羁押问题。
强基础,推进基层基础建设。聚焦破解检察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完成西宁、海东、黄南等41个院的检委会会议室检察工作网络切换,实现检委会议事无纸化应用。组织技术骨干赴全省各级院开展巡检及现场培训52次580余人次,利用微信工作群形成快速响应的“点对点”精细化服务模式,处理各类问题12340件,有效解决基层院应用系统操作和国产化电脑使用不熟练、智辅系统应用不充分等问题。
强弱项,深入推进“脱薄争先”。在最高检确定的4个“薄弱基层院”的基础上,省院确定4个“薄弱基层院”,由院领导直接联系,建立8个“薄弱基层院”帮扶工作台账,强化三级联动、协同发力推进“脱薄争先”工作。针对“薄弱基层院”员额检察官空额较为突出的情况,在第五批检察官入额遴选中,将“薄弱基层院”计划入额数从9名增加至12名,检察官断档问题得到一定缓解。积极组织“薄弱基层院”干警参加省院、市州院开展的岗位练兵、高校高层次培训、对口援助互派干警挂职锻炼。做好基础保障,为乐都区、海晏县、河南县、曲麻莱县四个基层检察院配备执法执勤用车。
强队伍,重视业务人才培养。进一步完善国家检察官学院青海分院基础设施,在省检察院建立青海民族大学法律硕士研究生工作站,创造新的“双语”诉讼教育合作模式,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特色、优质资源,培养新时期符合检察工作新要求的专业型、复合型人才,为服务法治青海建设大局提供人才保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