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笔者在江苏省海安市中洋集团,听公司负责人钱晓明感慨地讲起长江鱼类保护的历程。
钱晓明指着一片厂房,回忆起30多年前的一幕:大量工业废水排入黄海,江水裹着的泥沙也淤积在滩涂上。“当时觉得很痛心,这样下去江里很多生物都要灭绝。”于是,他在自己公司自发开展抢救性繁育。出于对长江的热爱,人们当时已经开始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长江生态系统、守护母亲河。
保护不能仅凭一腔热情。1993年,钱晓明面临着棘手问题:“咱买的鱼繁殖不了,一直这样下去不行啊。”从那时起,他下决心攻克长江鱼类的养殖技术难题。然而,受制于自然条件,人工繁育鱼种并非易事。比如,历经9年努力,经仿生环境模拟、水源水流调配等技术共同发力,才解决了长江刀鱼人工繁育的难题。如今,走进养殖大棚,智能化设备不间断为鱼群供氧,屏幕实时显示水温室温,还有专门的幼苗孵化桶……这些都是多年积累的技术成果。事实证明,保护长江水生生物,重在发挥科技力量,应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努力发展现代化养殖繁育技术。
技术仍在升级,机制更待深化。关于长江鱼类保护,当地一位干部坦言,“协同合作还远远不够,各部门各行业还存在壁垒。”实践表明,保护性开发,要以生态环境为基础,统筹各方资源、激发保护动力。空有热情和技术,没有良性运转模式,无法长效稳定地保护鱼类。企业与科研单位加强合作,以优先保护为主、对接市场为辅,再把利润用于保护,有利于实现“一举多得”。形成“研究—保护—经营—再研究—再保护”的良性循环,离不开产学研相结合、企业社会市场相配合,科研创新、技术应用、人才吸纳、市场对接、利润反哺等缺一不可。树立系统思维,自我发展与协同发展一起发力,才能凝聚众智、形成合力,更好保护长江及其水生生物多样性。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长江江鱼保护,成为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从某种意义上说,保护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就是让其能够舒适自由地栖息繁殖。近年来,落实“十年禁渔”、搬迁沿江企业、优化船舶航道、整治岸线环境等,让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同时应当看到,保护长江及其水生生物多样性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既需要全局谋划,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也需要实施水量水质水生态联合调度,提高水体流动性、提升江河湖库自净能力。
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奋力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我们就能更好守护“江豚吹浪立,沙鸟得鱼闲”的美景。
中介机构发布成人招生信息?青海师范大学发布声明 人民网西宁8月21日电 (陈晶)近期,有中介机构利用网络等媒介,以青海师范大学的名义发布成人招生宣传信息。8月19日,青海师范大学发布声明,成人学历继续教育从未与任何教育机构合作招生。 凡需参加青海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成人学历继续…【详细】
以改革创新精神 大力推动青海高质量发展 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情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高度评价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