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青海要聞

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 安全感滿意度十連升

青海政法再創新績亮點紛呈

韓萍 徐鵬
2023年02月06日14:51 | 來源:法治日報
小字號

  刑事案件、八類案件、傳統盜搶騙案件同比分別下降18.1%、20.7%、28%﹔群眾安全感滿意度連續10年穩步提升﹔全面推行常態化政治督察工作﹔自主開發建設並在全國率先投入運行的“青海省國家司法救助管理系統”入選“全國政法智能化建設智慧治理創新案例”……

  2022年,青海省政法機關把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全力做好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各項工作,深入推進平安青海、法治青海建設,全省政法工作取得了新成績、新突破、新發展。

  以政治建設為統領

  夯實長治久安根基

  青海省委政法委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嚴格落實委務會、中心組學習會、政法委員會第一議題制度,持續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認真組織開展黨的二十大和省十四次黨代會精神大學習大討論,高質量舉辦全省政法系統廳級領導干部政治建設專題輪訓班,全覆蓋舉辦全省鄉鎮(街道)政法委員履職能力提升培訓班,組織全員參加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網班。

  為深入貫徹執行《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和青海省《實施細則》,不斷健全黨管政法的制度體系和工作機制,對貫徹落實情況開展專項督查調研,狠抓重大事項請示報告、“一把手”和重要副職異地交流任職、紀律作風督查巡查等制度機制落實。

  積極構建省級全面推進、市州層級聯動、各系統探索落實的政治督察工作格局,修訂出台《青海省政法系統政治督察辦法》及工作指引,全面推行常態化政治督察工作。

  立足穩疆固藏戰略要地的重要定位,青海把維護社會大局持續安全穩定作為重要政治責任,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了安全穩定的政治社會環境,有力防范化解管控各類風險隱患,全面打贏安保維穩攻堅戰役。

  為強化源頭防控,嚴格落實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先后對284項重大決策事項開展社會穩定風險評估。

  激發社會治理活力

  推動共建共治共享

  2022年,青海省平安建設群眾安全感滿意度為93.91分,較上年提高1.04分,連續10年實現穩步提升。

  為持續提升社會治理能力水平,部署開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集中攻堅行動,組織西寧、海東開展試點交叉評估工作,對各地區推進情況開展專項督導調研。對全省8個市州和58個省直成員單位開展平安青海建設督導。深化青川甘交界地區平安與振興工程。加強見義勇為表彰工作,發放慰問金、救助金50余萬元,為51名見義勇為英模解決實際困難。

  嚴厲打擊嚴重暴力犯罪和群眾反映強烈的民生領域違法犯罪,全年刑事案件、八類案件、傳統盜搶騙案件立案量同比分別下降18.1%、20.7%、28%,實現連續4年現行命案全破。在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中,群眾對專項行動的滿意度達95.31%。

  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建成91個“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成立西寧市綜合事項人民調解委員會駐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信訪局調解工作室,組織各地排查梳理2020年以來的矛盾糾紛,全省共排查各類矛盾11420起、化解11081起,化解率達97%。

  立足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斗爭,研究制定掃黑除惡斗爭“十項重點工作”,持續開展重點行業領域整治,梳理48項打擊整治重點,多部門聯動開展30余項專項打擊行動,督促制發“三書一函”489份,監督整改441份,有效整治了行業亂點。

  推進全面依法治省

  法治建設成效顯著

  青海政法機關堅決貫徹全面依法治省各項決策部署,不斷提高政法工作的法治化水平。

  強力推進“行政執法能力三年提升”行動、年度法治建設督察考核、行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核等重點工作,審查省政府及省政府辦公廳行政規范性文件、重大行政決策149件,受理行政復議案件112件,辦結105件。深入實施“八五”普法規劃,組織開展“雙百”法治宣講和法治文化基層行活動。持續打造“三江源法治論壇”特色品牌,積極開展學術交流活動。

  在護航經濟社會發展中,青海法院對經營困難企業運用“活封、活扣”措施,在疫情防控中運用智慧法院建設成果辦理網上立案申請56690件,審結一審商事案件22679件,審結破產案件22件﹔檢察機關積極開展企業合規改革試點工作,組建涉案合規第三方監督評估機制管理委員會,為303家民營企業開展“法治體檢”。

  健全完善生態環境保護審判機制、檢察機制、案件偵辦機制、執法司法銜接機制,依法嚴懲破壞環境資源刑事犯罪,探索開展生態環境公益訴訟巡回檢察,部署開展“守護好我們的三江源國家公園”“昆侖2022”“長江禁捕”等系列專項行動,扎實有效地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優質高效法治服務。

  2022年,青海省為符合救助條件的300余名案件當事人發放國家司法救助資金770余萬元。自主開發建設並投入運行“青海省國家司法救助管理系統”。

  堅持深化政法改革

  全面從嚴管黨治警

  140名派出所所長進鄉鎮黨委班子,93個派出所完成“兩隊一室”警務機制改革,2個派出所被公安部命名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2022年,全省積極推動社區警務與社區治理深入融合取得新成效。

  堅持以深化改革為動力,政法領域改革成果豐碩。深入推進四級法院審級職能定位改革,統籌推進檢察機關內設機構改革和辦案組織建設,全面推進市縣公安機關大部門大警種制改革。持續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開展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重點任務推進落實情況督察和黨的十九大以來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評估工作。深入推進執法權力運行機制改革,制定印發《青海省政法系統貫徹落實〈關於加快推進政法領域執法司法責任體系改革和建設的指導意見〉的工作措施》。健全完善政法公共服務體系,制定出台《青海省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十四五”規劃》,全面推進戶政業務“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部署,挂牌啟用省法律援助中心駐省檢察院法律援助工作站,正式運營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一體化呼叫中心,專門成立“省級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庫”。

  堅持把隊伍建設作為政法工作的重心,持續鞏固深化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成果,推進全面從嚴管黨治警,努力鍛造忠誠干淨擔當的政法鐵軍。

  成立全省政法隊伍建設領導小組及專門機構,各市州委跟進建立健全相應協調機構。健全英模選樹宣傳常態化機制,積極打造“新時代政法楷模”等多個特色宣傳品牌。強化正風肅紀反腐,深入排查整治,健全防范機制,切實維護政法系統肌體健康。常態化推進談心談話及廉政報告制度。深入實施新時代政法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廣泛開展崗位練兵、技能比武等活動,全省累計出台298項措施全面兌現干警職業待遇保障,切實提升了政法干警的獲得感、歸屬感、幸福感。

(責編:況玉、劉沛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