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大通:強化黨建引領 賦能鄉村振興

秋光絢麗,金風送爽。連日來,黨的二十大報告在西寧市大通縣樺林鄉引起熱烈反響。
重點項目建起來,村集體經濟強起來,黨組織成為引領群眾發展致富的“主心骨”。
東庄村村史館前的文化廣場上,黨支部書記蘇海清和村民們拉著家常,“大家可以安安心心在家門口上班,掙錢顧家兩不誤,老人看病、孩子上學都方便,生活真的很安逸。”東庄村黨支部將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和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相結合,於2021年3月注冊成立東清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了一支由監測戶、脫貧戶及富余勞動力組成的具備一定資質能力的工程施工隊伍,實現年收益8萬元,有效推動了村集體經濟和農戶“雙增收”。
基礎設施強起來,公共服務優起來,美麗鄉村成了農民安居樂業的幸福家園。
林下秋來風景異,隻見干淨整潔的柏油馬路旁的青瓦紅牆的房屋,錯落有致。阿家溝村黨支部圍繞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加快實施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爭取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工程外牆保溫項目132個和“廁所革命”項目74個。投入10萬元完成全村河道溝渠治理。在青海省總工會的幫扶下,投入6萬元完成全村主要道路沿途綠化,村裡先后鋪設了3公裡柏油路。
特色養殖活起來,農民口袋鼓起來,群眾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
鄂博溝村、峽口村、阿家溝村3個黨支部牢牢抓住“黨組織+合作社+農戶+引進企業”這個“牛鼻子”,創新建立了“共同投入資金、共同經營管理、共同分配收益”的金悅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這個集現代化、規模化為一體的蛋雞生態養殖場,年產蛋量達到612噸,實現累計分紅49.8萬元,“小雞蛋”讓腦山地區的經濟發展由“輸血”向“造血”轉變,3個脫貧村共同致富的信心更足、道路更寬廣。
特色種植綠起來,產品質量提起來,種植產業越來越有奔頭。
勝利村的馬鈴薯種植基地裡種植的青薯9號、青薯10號剛完成採收。每當採收時,多台採收機器在地裡來回穿梭,十多名村民緊隨其后忙著拾撿,三輪車輪流運輸,現場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今年的馬鈴薯每斤價格比去年同比增長0.3元左右!”勝利村馬鈴薯種植大戶劉先生喜滋滋地說。家門口的馬鈴薯和露天蔬菜種植,為附近村民提供了就業增收的機會。
“黨建+”模式全力推進勞務輸出組織化,紅色領航鋪就群眾增收幸福路。
關巴村黨支部充分發揮黨支部服務勞務輸出工作站的作用,將“黨建+勞務輸出”作為“一村一亮點”黨建品牌創建新思路,牢牢把穩黨建領航的“方向舵”,通過“黨建+”模式全力推進關巴村“點對點”務工型勞務輸出組織化。“‘點對點’勞務輸出成為我們村群眾增收的重要渠道,我們村赴石油局務工人員中有48戶在橋頭鎮或者西寧市區購買了商品房。”關巴村黨支部書記包國玉介紹道。
2022年初,關巴村黨支部開展“點對點”勞務輸出行動,為花土溝石油局輸送返崗復工人員101人。輻射帶動城關、東峽等周邊鄉鎮和互助、民和等區縣務工人員450余人。2022年預計實現務工收入660余萬元,帶動周邊鄉鎮群眾增收1140余萬元,“點對點”勞務輸出為外出務工人員提供了高質量的就業機會。(來源:西寧市大通縣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青海馬什格羊水庫蓄水成功 將改善農田灌溉面積7.91萬畝
- 人民網西寧11月8日電 (楊啟紅)本網從青海省水利廳獲悉,近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馬什格羊水庫成功蓄水至水庫正常蓄水位3286.20米,水庫庫容達到1088.4萬立方米,蓄水任務順利完成,標志著馬什格羊水庫工程建設取得了階段性勝利。 馬什格羊水庫。…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