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青海|全省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2.64平方米

人民網西寧10月11日電 (顧斐菲、實習生冶皓辰)10月11日,“青海這十年”體育專場新聞發布會召開。青海省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尕藏才讓介紹,十年來,青海立足“四個重要”功能定位,勇毅前行,推動高原體育強省建設在奮進中不斷邁出堅實步伐。
十年來,全省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2.64平方米,比全國水平高出0.23平方米,較十年前增長62.96%﹔免費低收費公共體育場館增加至62個,受益人群覆蓋面增長76%﹔15分鐘健身圈在城市社區的覆蓋率達82%,西寧市建成10分鐘健身圈﹔全面推行基層群眾體育組織4+X模式,每萬人擁有體育健身組織1.71個,每千人擁有社會指導員2.9人,全省注冊社會體育指導員共17427名﹔廣泛開展全民健身大會,年均舉辦較大規模群眾性賽事活動550項次﹔全省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35.8%,較十年前增長9.8個百分點﹔國民體質測定標准的合格率達90.2%。
十年來,青海省體育局以“十百千萬”工程為牽引,命名10所中小學為省級體育后備人才訓練基地,年均帶動全省20余萬人(次)青少年參與﹔成功舉辦全省第五屆、第六屆、第七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第七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成為青海歷史上規格最高、項目最多、參與人數最多的一屆賽會﹔賽馬、射箭、輪子秋、藏棋等8項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獲評中華體育文化優秀項目。
十年來,青海省體育局組建越野滑雪、冬季兩項、冰壺三支冬季項目運動隊伍,青海冰壺男隊斬獲2021中國國際冰壺精英賽·中國公開賽亞軍,取得青海省冰上項目歷史最好成績﹔向國家訓練營共篩選推薦117人﹔截至2021年,青海共有現役運動員447人,教練員70人,裁判員3394人,優秀運動員入選國家隊65人次﹔十年來,青海運動員在國內外各項比賽中共獲得冠軍168個、亞軍173個、季軍214個﹔青海體育健兒在“十二運”“十三運”“十四運”中共獲得5金7銀7銅的成績及體育道德風尚獎﹔在2022全國競走冠軍賽上包攬4金。
十年來,全省體育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0.27%﹔截至2021年底,全省共有各類體育單位1529家﹔累計獲評中國體育旅游精品項目80項﹔連續21年成功舉辦環湖賽並晉級世界職業系列賽,帶動每年來青海湖騎行的游客超過10萬人次,環湖賽已成長為國內公路自行車賽中首屈一指的標杆賽事﹔2016年創辦的中國·青海國際冰壺精英賽,歷經五屆已被列入國際A類頂級賽事,成為世界冰壺聯合會(WCF)積分賽事﹔全省參與冰雪運動的人數達110萬人次﹔僅北京冬奧會期間,全省13個較大規模冰雪場館接待游客近60萬人次,營業收入達1680余萬元。西寧市榮獲全國冰球比賽優秀賽區獎,西寧冰之翼花滑隊、雪豹冰球隊在全國比賽中屢獲佳績。
十年來,青海省體育局深化改革創新,出台20余項促進體育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實施新周期競技體育2425發展規劃,從根本上破解了長期制約青海省競技體育發展的歷史難題﹔新的政策實施以來,青海省財政及時足額兌現優秀運動員及其教練員運動成績獎金累計1205萬元,考核安置退役運動員37人,一次性組織安置優秀退役運動員10人,聘用優秀運動員41人﹔十年來累計銷售體育彩票80億元,歸集彩票公益金20億元,用於支持全民健身、競技體育等方面,體育彩票市場份額從30%提高至43%。
此外,十年來,全省體育戰線始終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成立省體育行業社會組織黨委,建成覆蓋58家省級單項協會的體育行業基層黨組織體系和15分鐘黨建工作圈,黨支部覆蓋率達90%。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